

1.
形容詞
〈書〉水清澈而幽深。
2.
名詞
瀟水,水名。在湖南南部,北流入湘江。
3.
見“瀟灑”。行動舉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4.
見“瀟瀟”。形容風雨急或小雨飄落的樣子。
1.
見“瀟瀟”。風雨急驟貌。
1.出自《詩·鄭風·風雨》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2.出自《尋親記·修筑》雨瀟瀟似銀燭千條,瀉平地頓成滄海。
3.出自《折桂林·湖上》曲看湖頭急雨瀟瀟。早煙冪林扃,云布山椒。
4.出自《落葉·第二六信》風雨瀟瀟著的今夕,把倦于劇烈的勞動的身子靠在坐椅上。
2.
用同“潚”。水清深貌。
1.出自《水經注·湘水》二妃從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者,水清深也。
2.出自《再泛水繪園看月作》詩水波澹瀟照,云霞收夕霏。
3.
水名。瀟水。源出湖南省藍山縣南九嶷山,至永州市西北入湘水。
1.出自《道州秋夜南樓即事》云去舜祠閉,月明瀟水流。
4.
見“瀟瀟”。小雨貌。
1.出自《宿疎陂驛》詩誰知孤宦天涯意,微雨瀟瀟古驛中。
2.出自《十月》她走了,拄著她那根精巧的手杖,又一次消逝在那個古老城市的瀟瀟春雨里。
5.
見“瀟瀟”。凄清、冷寂貌。
1.出自《石梁湖有寄》詩瀟瀟清秋暮,裊裊涼風發。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一行塞雁,落隱隱沙汀;四五只孤舟,橫瀟瀟野岸。
6.
見“瀟瀟”。頭發稀疏貌。
1.出自《金蓮記·歸田》瀟瀟白發,家園暫安,余生聊寄錦江邊。
2.出自《步步嬌·秋思》套曲瘦損孤吟黃花貌,鬢短短,發瀟瀟。
7.
見“瀟瀟”。清高超俗貌。
1.出自《濤山先生詩序》名世嘗讀先生之詩,瀟瀟不羈如其人。
8.
見“瀟瀟”。象聲詞。
1.出自《一枝花·秋景》套曲火龍鱗紅葉瀟瀟,金獸眼黃花冉冉。
2.出自《烏江阻風》詩鐙火連檣底,瀟瀟雜語龐。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