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俲”。
2.
效法;模仿。
1.出自《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祧,君子是則是傚。
2.出自《抱樸子·審舉》上為下傚,君行臣甚。
3.出自《法帖譜系·劉丞相私第帖》劉丞相既刻法帖于郡齋,復依傚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
4.出自《客有作詩譏魏武者輒亦效顰題四絕句》累成疑冢迷荒草,只恐他人傚摸金。
1.謂潔身進于善。
1.免除苛政。
1.治愈疾病。
1.清理廢除。
1.猶免除;廢除。
1.急速。
〈書〉免除(租稅、罰款、勞役等)。
1.消除平息。
1.猶遺棄。
1.免除積欠租稅。
1.指刪除。
1.寬容減免。
1.赦免。
1.廢除;免除。
1.奉命蠲免徭役的使者。
1.消除疏通。
1.免除租稅。
1.減免。
1.蠲免汰除。
1.猶廢止。
1.減免。
1.消除。
1.去除邪祟。
1.見"蠲潔"。
1.免除賦役,賑濟饑貧。
1.謂喜明察而好狐疑。
1.消除憂愁。
1.寬大赦免。
1.減免與增加。
1.見"蠲賑"。
1.亦作"蠲振"。
2.免除租稅,救濟饑貧。
1.免除糾正。
1.唐宋時杭州﹑溫州等地所造紙名。紙質潔白瑩滑,故稱。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臨安有鬻紙者,澤以漿粉之屬,使之瑩滑,謂之蠲紙。蠲猶潔也。《詩》'吉蠲為饎。'《周禮》'宮人除其不蠲。'名取諸此。"參見"蠲糨紙"。一說吳越錢氏時,供此紙者蠲其賦役,故號"蠲紙"。見《說郛》卷二十引宋錢康公《植跋簡談》。
2.以頒發免除賦役證書名義,向民間攤派供應的公文用紙。
1.免除租稅。
1.《詩.大雅》篇名。《詩》序謂召康公作以戒成王,要"求賢用吉士"。其詩云"鳳皇鳴矣,于彼高岡。"
2.泛指蜿蜒的山陵。
1.古代酒令名。其意說法不一。
1.又稱"還魂草"。多年生蕨類植物。中醫學上以全草入藥,性平,味淡微澀,功能收斂,止血。
1.宋元朝拜皇帝時的一種制度。謂朝見后官員們隨本班班首順次后轉退出。
1.誘拐他人妻女潛逃以為伴侶。
1.猶言席卷。
1.卷束折疊。
1.見"卷白波"。
1.收藏。
1.絹絲狀透明云幕。隔云可見日月輪廓。有時云體不顯,僅使天空帶乳白色。蔽日、月時,常有暈出現,往往是陰雨天氣的征兆。
書刊分卷的次序。
1.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葉披針形。花下垂,橘紅色,上有紫黑色斑點,向外反卷,故名。我國長江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觀賞。花含芳香油,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鱗莖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藥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百合》﹑清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蔬.卷丹》。
1.謂僧人收拾自己的行裝離開寺院。
1.從地面席卷而過。形容勢頭迅猛。
1.猶卷次。
1.文件。
2.指批閱文件。謂官員從事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