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逍遙”。沒有什么約束,自由自在。
2.
名詞
(Xiāo)姓。
1.
見“逍遙”。徜徉;緩步行走貌。
1.出自《楚辭·九章·哀郢》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
3.出自《南史·袁粲傳》家居負郭,每杖策逍遙,當其意得,悠然忘反。
4.出自《孤兒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遙,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開眼笑地仰著小臉蛋兒。
2.
見“逍遙”。優游自得;安閑自在。
1.出自《莊子·逍遙游》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2.出自《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聊逍搖兮遨嬉,纘仲尼兮周流。
3.出自《鶴林玉露》官稅早輸,逍遙散誕。
4.出自《白雪遺音·八角鼓·游學》游學訪道,快樂逍遙,名利二字盡皆拋。
5.出自《中年頌》婚后的生活很逍遙。
3.
見“逍遙”。徬徨;徘徊不進。
1.出自《楚辭·離騷》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2.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
3.出自《小說·周六國前漢人》仲尼聘楚,為令尹子西所譖,欲如吳未定,逍遙此境。
4.出自《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桓溫﹞驕而恃眾,怯于應變,大眾深入,值可乘之會,反更逍遙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勝。
4.
見“逍遙”。斟酌;玩味。
1.出自《與朝歌令吳質書》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2.出自《南史·張充傳》時復引軸以自娛,逍遙乎前史。
1.古代閹人的別稱。也稱"閹兒"。
2.曲藝術語。在曲藝演出(如評彈﹑評話等)中﹐對以演員身份進行敘述時的表白﹑襯白等的統稱。
1.個人辦理;自辦。
1.指私自販運貨物的一伙人。
1.私自吞沒公家的財物。
1.邪曲而違反正道。
舊指女子不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自投奔所愛的男子,或兩人一起逃走文君私奔相如|兩人早已私奔,追不回來了。
1.指私人的著作。
1.古時卿大夫饋贈之物。
1.暗中庇護。
私下的不合法度的事物;營私舞弊的事細細看了一回,也無甚私弊之物|是有私弊,他總要現形。
1.個人的利益。
2.指為己營利。
1.私人擁有的士兵。
1.謂私人拖欠的租稅。
1.私自陳述。
1.私人的賬簿。
1.猶私蓄。指私有的財產。
2.私行收藏或藏匿。
1.未經官許私自販賣茶。
1.私人的財產。
1.財產歸私人所有的制度。
1.暗娼。舊時與公娼相對。
1.私娼。
1.謂大夫自家治事之朝。
2.謂人臣以朝廷為私有而弄權專政。
1.私用的車。
1.猶私士。家臣﹐親信。
1.個人用的時光。
1.偏愛的稱謂。
1.私懷懺悔。讖﹐同"懺"。
1.內心的誠意。
1.私家的軍隊。
2.指家史。
1.私自冒充頂替。
1.因個人利害關系而產生的仇恨。
1.私人的怨仇。
1.專為私人做飯菜的廚房。
1.私人儲藏之物。褚﹐通"儲"。
1.猶獨居。
1.私人的傳記。
1.偏愛春天。
1.個人的言論。
1.私行逮捕。
1.私人的名單。
1.私自迷戀。
1.謂未向官府納稅的典當行業。
1.私人黨徒。
1.秘密買進賣出。
1.謀求私利的途徑。
與社會公德”相對。見社會公德”(962頁)。
1.謂購買私鹽。
1.謂私以禮物拜會出使國之國君。
2.指私覿之禮物。
3.同僚間的非公事相見。
1.指唐代出使外國的朝臣所保薦的州縣官員。
1.與官邸相對。指名望﹑地位較高者私人所置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