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頸的后部。
2.
名詞
(Xiàng)姓。
3.
名詞
事物的種類或條目。
4.
名詞
款項。
5.
名詞
代數中不用加、減號連接的單式。
6.
量詞
量詞,用于分項目的事物。
1.
頸的后部。亦泛指頸。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锜,中項,伏韜。
2.出自《唐語林·補遺二》元和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針其項。
3.出自《單鞭奪槊》據理來饒你不得,看俺哥哥面上,你且寄頭在項。
4.出自柳子戲《孫安動本》賢婿不聽良言勸,到頭恐落項上紅。
2.
冠的后部。
1.出自《儀禮·士冠禮》賓右手執項,左手執前進容。
3.
大;肥大。參見“項領”。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駕彼四牡,四牡項領。
2.出自《新序·雜事》夫久駕而長不得行,項領不亦宜乎?《易》曰“臀無膚,其行趑趄”,此之謂也。
3.出自《抱樸子·嘉遁》空谷有項領之駿者,孫陽之耳心也。
4.出自《后漢書·宦者傳·呂強》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群邪項領,膏唇拭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4.
特指經費,款子。
1.出自《燕下鄉脞錄》三藩未變以前,仁皇帝偶思營建,時李文勤相國,方掌邦計。上詢:“有項可動否?”公奏云:“戶部無可動之項。”
2.出自《兒女英雄傳》這等一辦,又增加了進項,又恢復了舊產。
5.
量詞。多用于分項目的事物。
1.出自《貴耳集》如是則聲名自是一項,事業自是一項。江南地土淺薄,士大夫只做得一項,做不得兩項。
2.出自《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陽和王﹞教提轄官差人送一項錢與劉兩府。
3.出自《兒女英雄傳》這項地原是我家祖上從龍進關的時候占的一塊老圈地,當日大的很呢!
4.出自《瞭望》自選課題“八五”斯間仍保持萬項左右;重點課題擬從優先發展學科領域中選出至項。
5.出自又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6.
古國名。在今河南省項城市東北。
1.出自《春秋·僖公十七年》夏,滅項。
7.
姓。周代有項橐。見《戰國策·秦策五》。
1.出自《元和姓纂?講韻》項,《左傳》云:“滅項”,《公羊傳》曰為齊桓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項橐八歲服孔子。
8.
種類;款目。
1.出自《揮麈三錄》此項虜寇,人數不多,又是歸師,在今日無甚利害。
9.
數學名詞。代數中不用加減號連接的單式。
1.出自如:3a2b,ax2,4ba等稱“項”。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