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遠。
2.
形容詞
〈書〉長久。
3.
名詞
(Xiá)姓。
1.
亦作“徦”。
2.
遼遠;高遠。
1.出自《書·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2.出自《魏都賦》閑居隘巷,室邇心遐。
3.出自《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地遐物奇怪,水鏡涵石劍。
3.
疏遠。
1.出自《文選·韋孟〈諷諫〉詩文》正遐由近,殆其茲怙。
2.出自《贈士孫文始》詩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來,無密邇音。
4.
久遠;綿長。參見“遐福”。
1.出自《太玄·將》次七:趹舡跋車,其害不遐。測曰:趹舡跋車,不遠害也。
2.出自《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銘》何壽之不遐,而祿之不多,謂必有后,其又信然耶!
5.
遠去。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6.
荒遠之地;邊陲。
1.出自《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2.出自《祭郴州李使君書》哀窮遐之無徒,拿百憂以自副。
3.出自《感志賦》覽天庭以游目兮,又欲窮夫四遐。
7.
通“何”。如何;哪能。
1.出自《詩·小雅·隰桑》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1.衡量斟酌。
1.稱象的體重。《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后因以"秤象"為少年聰慧的典故。
1.謂心無偏私﹐公平如秤。
1.謂勤儉持家。
1.桿秤上的花星。多以金屬鑲嵌在秤桿上成小圓點狀﹐作為計量的標志。
1.比喻冷暖無常的友誼。謂交友視勢利為準。見人位高得勢則為友﹐位低失勢便無情。
1.亦作"吃白飯"。
2.謂光吃飯不做事。
1.謂吃酒食不出錢。
把契約等文書保存著以備查核立此存照。
1.關懷救助。
1.保存正統﹑正宗。
2.維護﹑保持正氣﹑正義。
1.謂使國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
1.猶存根。
1.保全志向。
2.寄托志向。
1.意念,注意力。
1.貯存;貯藏。
1.追念,追慕。
1.存身;安坐。
2.過活;生活。
1.見"忖測"。
1.亦作"忖惻"。
2.猶推測。
1.推測。
2.思量。
3.量度。
揣測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猶忖度。
1.猜想,估計。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思念。
1.村沙,粗俗。
1.思忖,思量。
1.考慮。
1.寸白蟲的省稱。
1.元代云南的一種鄉兵。
1.極少的報答。
1.指遠方景物。山水樹林等綠色景物,遠視之形體甚小,故稱。
1.短暫的旋風。
1.短小的武器。
2.微弱的兵力。
1.喻微小的武力。
1.喻微小的權力。
1.書簡的謙稱。
1.些少補益。
1.一寸之步。常喻極近的距離。
2.緩慢的小步。
1.一步也不離開。
2.形容關系親密。
1.亦作"寸步難移"。
2.形容行動極為困難。
3.喻處境極其艱難,什么事也做不成。
1.喻相見之難。
1.小草。
2.一點兒草。
3.喻子女對父母的微小心意。
1.連一點兒草都沒留下。
2.形容消除凈盡,什么東西都沒有留存。
小草難以報答春天陽光的恩惠,比喻報答不盡母親的養育之恩。語出孟郊《游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喻雖然力薄,亦當感恩圖報。
1.猶薄產。
1.微小的長處。
1.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喻人各有長處和短處。亦指微才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