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和順;協調。和樂。
2.
動詞
合,收斂。收縮,閉合。
1.
收縮;收斂。
1.出自《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2.出自《易·系辭上》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3.出自《荀子·議兵》若夫招近募選,隆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矣。
4.出自《宋史·樂志八》至哉厚德,物生是資!直方維則,翕辟攸宜。
5.出自《日出》〔潘月亭〕張嘴翕鼻,要打噴嚏的樣子。
2.
和合,聚合。
1.出自《書·皋陶謨》翕受敷施,九德咸事。
2.出自《詩·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3.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縱,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3.
順從。
1.出自《逸周書·商誓》朕考胥翕稷政,肆上帝曰必伐之。
2.出自《太玄·翕》初一,狂沖于冥,翕其志。
4.
協調,一致。參見“翕然”、“翕響”。
1.出自《過郭代公故宅》詩定策神龍后,宮中翕清廓。
5.
盛。參見“翕如”。
1.出自《思玄賦》溫風翕其增熱兮,惄郁悒其難聊。
6.
急速。參見“翕習”。
1.出自《文選·張華〈鷦鷯賦〉》飛不飄飏,翔不翕習。
7.
通“脅”。參見“翕肩”。
1.出自《文選·揚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脅折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
2.出自《抱樸子·刺驕》亦有出自卑碎,由微而著,徒以翕肩斂跡,偓伊側立,低眉屈膝,奉附權豪。
3.出自《苗公德政碑》于是翕肩振驚,折節受教,杜門謝絕賓客,終身不紊紀綱。
1.美好。
2.美女。
1.美麗聰慧。
1.美麗。
2.美女。
1.猶姝顏。
1.美麗。
1.自滿貌。
2.好貌。
1.秀麗。
1.美麗的容貌。
1.見"姝艷"。
1.美艷。
1.美女。
1.忽然;快速。
1.迅疾貌。指短暫的時間。
1.急速貌。
1.亦作"倐然"。
2.迅疾貌。
3.形容輕微的聲音。
1.亦作"倏閃"。
2.頃刻;霎那間。
3.閃爍不定貌。
1.亦作"倐眒"。
2.迅疾貌。
1.一瞬間。
1.光彩鮮明貌。
2.象聲詞。
1.一瞬間。極言快速﹑短暫。
1.亦作"倏爍"。
2.閃爍不定貌。
1.疾速貌。
1.急速變化。
1.一種白色的小魚。
2.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魚。
1.差異;不同。
2.區分。
1.猶言竟不知。
1.卓越的才氣。
1.操行不同。
2.卓異的節操。
1.帝王對臣屬特頒的策書。
1.謂傳位方式不同。
1.異常,不同尋常。
1.別稱。
2.美譽。
1.特殊的恩寵。
1.猶絕代。
1.特別優待。
1.不同地位﹑等級。
2.特等。
1.不同的規章。
2.指帝王對臣下的特別的恩典。
1.與眾不同的格調﹑意趣。
1.特別的恩寵。常指帝王的恩寵。
2.指蒙受特殊的恩寵。
1.邊遠的屬國或屬地。
1.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
2.遠方,異域。
1.猶殊途同歸。
1.謂風尚不同。
1.不同的服飾。
2.指異國或異族。
1.不親近;相隔甚遠。
1.特殊的功績。
2.不同的功用。
1.奇異,奇怪。
1.奇觀。指奇異美好的景象或事情。
2.猶言改觀,變色。
3.不同的觀點。
1.《太平御覽》卷六○五引《漢官儀》﹕"尚書令仆丞郎月給赤管大筆一雙。"《舊唐書.李嶠傳》﹕"﹝李嶠﹞為兒童時﹐夢有神人遺之雙筆﹐自是漸有學業。"后以"雙筆"為頌人出任官職或文才出眾之詞。
即開爾文電橋”(3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