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特別的恩寵。常指帝王的恩寵。
2.指蒙受特殊的恩寵。
1.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后人因于其處筑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揚州府甘泉縣(今江蘇省揚州市)北。
1.竹林與溪水。指清幽的境地。
1.唐開元末﹐李白與孔巢父﹑韓準(zhǔn)﹑裴政﹑張叔明﹑陶沔居泰安府徂徠山下的竹溪﹐日縱酒酣歌﹐時號"竹溪六逸"。見《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亦省稱"竹溪"。
1.竹篾編成的鋪墊用具。
1.竹繩。纖﹐同"纏"。
1.竹編的簡便箱子。
1.竹林中的小路。
1.小竹;細竹。
2.指竹的細枝條。
3.竹林。
1.宋蘇軾《石室先生畫竹贊》"竹亦得風(fēng)﹐夭然而笑。"后以"竹笑"形容竹子遇風(fēng)擺動的姿態(tài)。
1.古代刑書﹐因?qū)懺谥窈喩烯o故名。
1.收購和出售竹子的營業(yè)機構(gòu)。
1.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1.亦作"竹養(yǎng)"。
2.竹浪。指成片的竹林。
1.即竹肉。
1.亦作"竹芽"。
2.筍的別稱。
1.見"竹牙"。
1.竹林中的霧靄。
1.霧氣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紋。喻月光下優(yōu)美的景色。
1.同"眾口一辭"。
1.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
1.同"眾口一辭"。
1.見"眾口交傳"。
1.見"眾口囂囂"。
1.見"眾口鑠金"。
1.七嘴八舌﹐亂嚷亂叫。形容爭辯不止。囂囂﹐喧嘩。
1.謂群言可以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1.同"眾口一辭"。
1.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1.佛教語。指多種苦痛。
1.萬事萬物之理。
1.眾人之力。
2.特指兵力。
1.指眾多的利益。
2.漢代封國名。《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封國有"眾利"。
1.百官。
2.指下級官吏。
1.百官;群臣。
1.諸神。
1.眾多的水流。
2.指學(xué)術(shù)上的各個流派。
1.大小河流同歸于海。比喻眾多分散的事物匯集于一處。
1.各方面的考慮。
2.各種雜念。
1.眾人的議論。
1.謂眾多輕物能掀起重物。
1.眾多美好的德行。
2.各種優(yōu)點與好處。
1.所有門戶。
1.各種草木的芽。亦指各種草木。
2.猶眾民。萌﹐通"氓"。
1.一切深奧玄妙的道理。
2.眾多的妙趣。
3.借指道教。
1.眾多的人民。
1.萬物之名。
1.諸多賢明之人。
1.眾人的眼睛。
2.指眾人的眼前。
1.謂眾人的目光都在注視。
1.謂眾人看得清清楚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