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
〈書〉表示原數的五倍。
1.
五倍。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
2.出自《孟子·告子上》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3.出自《史記·周本紀》其罰倍差
4.出自《籌洋芻議·船政》﹝西人﹞成一藝,其勞費倍蓰於中國。
2.
見“蓰蓰”。搖曳貌。
1.出自《玉臺新詠·古樂府〈皚如山上雪〉》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
1.淺薄鄙陋。
1.猶固執。
1.戰國時宋牼和墨翟的并稱。
1.形容聲音洪亮和諧。
2.指洪亮和諧的聲音。
1.象聲詞。形容金石玉木等所發出的洪亮聲。
2.形容聲音洪亮。
1.指彈奏。
1.形容聲音洪亮。
2.指洪亮的聲音。
1.形容聲音洪亮。
2.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1.形容聲音洪亮。
2.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1.亦作"鏗鈜"。
2.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
1.見"鏗耾"。
1.象聲詞。形容樂聲洪亮。
1.猶言鏗金戛玉。
1.見"鏗金戛玉"。
1.形容文詞音節鏗鏘﹐不同凡響。
1.形容聲音洪亮。
2.形容語言響亮有力。
1.洪亮。
1.形容孤獨寂寞。
1.形容音樂鐘鼓及其他金屬器聲音響亮。
形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悅耳 ㄧ~有力的歌聲ㄧ這首詩讀起來音調~。
1.形容言談洪亮﹑有力。
1.形容語言鏗鏘而流暢。
1.鏗鏘卓絕。
1.象聲詞。形容冰碎裂時的聲響。
1.洪亮的聲響。亦喻文詞鏗鏘有力。
1.形容樂聲洪亮清越。
1.象聲詞。多形容金石琴瑟等清脆之聲。
1.亦作"鋖鎗"。亦作"鏗鏘"。
2.象聲詞。
(版面、書頁、畫幅等上面)空著,沒有填滿或沒有被利用的部分版面上還有塊~,可以補一篇短文 ◇~點ㄧ這項新產品為我國工業填補了一項~。
一種沒有彈頭的槍彈或炮彈,通常用于禮炮或部隊演習。
1.指凄涼憂傷的胸懷。
1.謂獨臥冷清之被。
1.猶澄碧。
2.指澄碧的水色。
3.指澄碧的天空。
1.空蕩蕩的墻壁。
2.謂守兵盡出營壘。
1.機會;方便。
1.虛譽。
1.樸素無華的絲織物。
1.空疏淺薄。
2.用作謙詞。
1.假賬。
1.蒼天。
1.荒草。
2.貝母的別名。見明李明珍《本草綱目.草二.貝母》。
3.不拌料的牲口食草。
1.空泛的策論。
1.謂才疏力薄。
1.空曠的場地。
1.寬廣明亮。
1.廁所;僻隱處。
1.園圃。
1.里巷;里弄。
1.地下水道。
1.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