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鴨子。
2.
名詞
野鴨。
1.
家鴨。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2.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3.出自《自白土村入北寺》詩夕陽人不見,雞鶩自成群。
2.
晉以后亦指野鴨。
1.出自《禽經》水鶩澤則群,擾則逐。
2.出自《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出自《淮河晚眺》詩柳岸沙明對夕暉,長天淮水鶩爭飛。
3.
通“騖”。疾馳。參見“鶩行”。
1.出自《南齊書·文學傳論》少卿離辭,五言才骨,難與爭鶩。
2.出自《夏仲自正覺寺游佛峪遂登龍洞山絕頂》詩申旦鶩輕騎,勝游輕繁暑。
3.出自《淮南子·主術訓》猿得木而捷,魚得水而鶩。
4.
引申為追求。
1.出自《茶馀客話》蓋一時延賞虛聲及閥閱子弟之鶩名者,亦不無濫舉云。
2.出自《今津紀游》我們人類好像都有種鶩遠性,當代的天才,每每要遭世人白眼。
1.天帝和先祖。
1.帝王的輔佐。
1.見"帝座"。
1.猶帝位﹑皇位。
1.帝王的座位。
2.亦作"帝坐"。古星名。屬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1.兄妻稱弟妻。
1.古代同夫諸妾互稱,年長的為姒,年幼的為娣。《爾雅.釋親》"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后生為娣。"郭璞注"同出,謂俱嫁事一夫。"郝懿行義疏"娣姒即眾妾相謂之詞,不關嫡夫人在內。"
2.妯娌。兄妻為姒,弟妻為娣。《爾雅.釋親》"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郭璞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
1.古時諸侯的女兒出嫁,從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稱"娣侄"。
1.謂一起飲酒。
1.交替變化;演變。
1.向上級呈送報告。
1.順次補充。
1.由若干人組成的依次傳送情報的哨兵。
1.更替;逐步轉化。
1.驛車。
1.當面交送。
1.謂禪讓。
2.依次繼承。
1.猶依次。
1.依次替代;輪換。
1.環繞的長堤。
1.謂轉移偷盜之物。
1.連續貌。
1.遙遠貌。
1.謂在驛站歇宿。
1.押送。
1.猶遞人。
1.交替更換。
1.漢陸賈有五子,"賈常乘安車駟馬,從歌鼓瑟侍者十人,寶劍直百金,謂其子曰'與女(汝)約過女,女給人馬酒食極欲,十日而更。'"見《漢書.陸賈傳》◇以"遞過"為輪流到兒子家住的典故。
1.交替;替換。
1.順次改變。
2.逐步演變。
1.交替;更換。
1.依次毀廢。
1.逐步積累。
1.遣送回原籍。
1.依次增加。
1.依次減少。
1.依次降低;逐漸降低。
1.相當于今之郵包。
2.指傳送文書。
一層比一層深入逐層遞進|句子間的遞進關系。
1.猶放逐。亦指把罪犯押解到荒遠的地方管押。
1.驛馬。
1.一年又一年;年年。
1.見"遞鋪"。
1.更易變化。
2.順次提升。
3.猶迭毀。
1.指驛站的役卒。
1.依照次序一天接一天。
1.分發。
1.猶遞減,遞降。
漸次變化交替分合遞嬗|新舊遞嬗。
1.猶呈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