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封閉;約束。
2.
名詞
〈書〉繩子。
1.
緘封。
1.出自《書·金縢序》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2.出自《論衡·感類》當雷雨時,成王感懼,開金縢之書,見周公之功,執書泣過,自責之深。
3.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案圖箓於石室。
2.
約束;纏繞。
1.出自《詩·秦風·小戎》交??二弓,竹閉緄縢。
2.出自《為蕭公上銅鐘芝草眾瑞表》州界之內,樹生連理。二木隔澗,縢枝相通。
3.
繩索。
1.出自《詩·魯頌·??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
2.出自《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
4.
綁腿。
1.出自《藝林伐山·文綦》文綦、彩紲、綸襪、羅縢。
5.
通“幐”。參見“縢囊”。
1.出自《后漢書·儒林傳序》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
1.鋒尖﹔刃口。
2.比喻突出的才華。
1.刀劍等的尖端。比喻氣勢。
1.猶蒙鴻。宇宙未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1.混亂分裂。
1.大而蓬松貌。
1.腫大貌﹐浮腫貌。
1.混雜不純。
1.螻蛄的一種。
1.亦作"衕蜄"。
2.貝類。
①空曠無邊的樣子莽蒼大地|莽蒼郊野。②原野目窮莽蒼。
1.一望無際。
2.空闊;迷茫。
1.植物名。一種有毒植物。又稱水莽草。
1.指漢代揚雄。揚雄本仕漢朝,王莽稱帝時,仕莽為大夫。
2.比喻變節者。
1.廣闊貌。
1.遼闊無際。
2.迂闊;迂遠不切實際。
3.激蕩;震撼。
1.遼闊曠遠貌。
1.強搶。
1.蒙古語。指小番。
1.粗魯冒失的男子。
1.水廣大貌。
1.虛誕。
1.粗疏;馬虎。
2.凝不明。
1.草率;馬虎。
1.猶茫茫。
①草木茂盛的樣子草木莽莽。②茫無際涯的樣子莽莽萬重山。
1.魯莽冒失。
2.無邊無際。
3.荒涼貌。
1.模凝糊。
1.付賬,付錢。
2.歸還所欠之錢。
3.猶還價。
1.猶還帳。
1.遭受槍擊的一方打槍還擊對方。
1.休棄侍妾回歸娘家。
1.指彈琴教學中的還課。
1.謂某些植物越冬后,由黃色轉為綠色并恢復生長。
報答別人的恩情或美意。
1.被人請吃后回請對方。
1.指司馬相如歸居臨卭之事。
1.回去。
1.回京;回朝。
2.歸附朝廷。
1.猶環繞。
1.返回原任。
1.謂重新長出肉來。
1.恰似,好比。
1.致仕;退隱。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1.恢復青春,變得年輕。
1.回身而射。
2.圍繞而射。
1.猶還愿。
1.復生,再生。
1.回聲。
1.返歸臺省。
2.重新參加省試。
3.返歸省城。
1.猶回師。
2.向回調動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