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封閉;約束。
2.
名詞
〈書〉繩子。
1.
緘封。
1.出自《書·金縢序》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2.出自《論衡·感類》當雷雨時,成王感懼,開金縢之書,見周公之功,執書泣過,自責之深。
3.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案圖箓於石室。
2.
約束;纏繞。
1.出自《詩·秦風·小戎》交??二弓,竹閉緄縢。
2.出自《為蕭公上銅鐘芝草眾瑞表》州界之內,樹生連理。二木隔澗,縢枝相通。
3.
繩索。
1.出自《詩·魯頌·??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
2.出自《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
4.
綁腿。
1.出自《藝林伐山·文綦》文綦、彩紲、綸襪、羅縢。
5.
通“幐”。參見“縢囊”。
1.出自《后漢書·儒林傳序》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制為縢囊。
1.失去主意。
1.見"失途"。
1.亦作"失涂"。
2.謂仕途失意。
3.迷失道路。指失去了正確的行動方向﹐走錯了路。
1.方言。失戀。
1.疏忽失誤。
2.猶失落。
3.猶離散。
1.亡失;喪失。
1.忘記。
因希望不能實現而失去信心或感覺不快活看榜以后,失望而歸|想看電影而看不到,真失望。
1.失去身分﹑地位。
2.指失去官位。
3.沒有處于自己應處的位次。
1.謂失其行伍﹐掉隊。
1.被竊或遺失的物品。
1.亦作"失悮"。
2.差錯;過錯。
3.疏忽;耽誤。
1.見"失誤"。
1.離開席位。形容驚懼﹑驚訝。
1.喜極不能自制。
1.猶垂涎。
1.謂犯錯誤。
2.謂財物受到損失。
3.謂土地﹑城池等被敵方攻占。
4.被俘虜。
1.猶言無家可歸。
1.謂不知天曉◇多指起身晩。
1.失去效力。
忍不住發笑啞然失笑。
1.見"失心風"。
1.背約;不守信用。
1.謂當刑而未處刑。
1.錯誤的行為。
2.指女子不貞。
3.不按軌道運行。
1.失去儀態﹐謂顯露原形。
2.猶脫形﹐謂不似本來的形貌。
1.精神錯亂。
1.沒有維護修理。
1.謂心虛﹐膽怯。
1.亦作"失敘"。
2.謂次序混亂;失去常規。
1.見"失序"。
1.謂失去上學機會或中途輟學。
1.由于大量出血而體內血液含量減少。
1.見"失黏"。
同失口”。
1.謂不能奉養父母。
中國也稱待業保險”。勞動者失去工作后,政府或社會給予一定生活救濟金的社會保險。一般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1993年4月中國發布了《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待業職工依工齡長短可領取最長為十二個月至二十四個月的待業救濟金。
1.不符合禮節儀式;沒有禮貌。
1.不得當。
1.遺失。
不如意;不得志一生失意時多,得意時少|失意之時莫灰心。
1.因病引起的嗓音低弱喑啞。
1.客套話。表示沒有親自迎接客人而向對方致歉。
1.失言。
1.大腦言語中樞病變引起的言語功能的障礙。表現為不能說話﹐說話有錯句﹑錯音或自己雖有說話能力﹐卻對別人的話完全或部分不能理解。
1.見"失御"。
1.淫佚貪欲。謂放蕩于聲色游樂。
1.亦作"失馭"。
2.失去駕馭。指喪失統治能力。
1.謂沒有履行約定的事項。今多指未履行約會。語本《史記.高祖本紀》"﹝陳恢﹞乃逾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后又有強宛之患。'"
1.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