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青檀、黃檀、紫檀(其木材通稱“紅木”)等的統稱。常綠落葉喬木,卵形葉,互生,花單生,果實有圓翅。多產于熱帶及亞熱帶。木質堅硬,主要用來制造家具、農具和樂器。
2.
名詞
(Tán)姓。
1.
木名。
1.出自《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2.出自《論衡·狀留》樹檀以五月生葉,后彼春榮之木,其材強勁,車以為軸。
3.出自《本草綱目·木二·檀》檀有黃、白二種,葉皆如槐,皮青而澤,肌細而膩,體重而堅,狀與梓榆、莢蒾相似……檀木宜杵、楤、錘器之用。
2.
香木栴檀的省稱。即檀香。
1.出自《謝賚扇啟》文均析縷,香發海檀。
2.出自《真臘風土記·三教》男女身上常涂香藥,以檀麝等香合成。
3.出自《紅樓夢》寶玉想到別的香不好,須得檀、蕓、降三樣。
3.
淺紅色;淺赭色。
1.出自《牡丹》詩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2.出自《枕譚·檀暈》按畫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淺赭所合,婦女暈眉色似之。人皆不知檀暈之義,何也?
4.
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參見“檀越”“檀維”“檀龕”。
1.出自《搜神后記》晉大司馬桓溫,字元子,末年忽有一比邱尼,失其名,來自遠方,投溫為檀越。
2.出自《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及至就講,乃得七十檀越,設供果,食皆精。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諸方檀越,不論城郭與村坊,一齊齊隨喜道場來,罷鋪收行。
4.出自《儒林外史》小檀越,你是誰家子弟?
5.出自《華蓋集續編·記“發薪”》只要有銀錢在手里經過,即使并非檀越的布施,人是也總愛逞逞威風的。
6.出自《寶寧寺水陸畫裝裱序》郡城寶寧寺有水陸,中繪諸天佛祖,每於歲之浴佛節森然陳設,焚香頂禮,四方檀維咸畢集而拜瞻焉。
7.出自《蘇州重玄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佛涅盤后,世界空虛;惟是經典,與眾生俱。設有人書貝葉上,藏檀龕中,非堅非久,如蠟印空。
5.
姓。春秋魯有檀弓。見《禮記·檀弓上》。
1.出自《廣韻?寒韻》檀,姓。
6.
形容味香。參見“檀粉”。
1.出自《采桑子》詞舞余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1.亦作"否終斯泰"。
2.謂閉塞到極點,則轉向通泰。
1.合菜共煮的粥。
1.鳥名。即布谷鳥。
1.古代賦稅的一種。指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稅。
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乘勝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踐屈服。又開鑿邗溝,以圖北進,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大敗齊兵。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越軍乘虛攻入吳都◇來越國再次興兵攻吳,他兵敗自殺,吳亡。
1.見"夫唱婦隨"。
1.亦作"夫橈"。
2.劍衣。
1.夫之親族。
1.一種按丁口征收織物的賦稅。
1.人人。
夫妻新婚~。
1.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為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于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故以"夫負妻戴"謂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1.見"夫榮妻貴"。
1.猶言某人﹐不欲明指其人時之稱。
1.猶言男女。丁男無妻者謂夫﹐有妻者謂家。
2.丈夫的家﹐婆家。
1.服役的工匠。
1.夫役。
1.《文選》"思夫君兮太息。"劉良注"夫君謂靈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君王。
2.稱友人。
3.妻子稱丈夫。
1.猶功課。指每日的工程進度。
1.見"夫蘺"。
1.亦作"夫離"。
2.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開黃褐色小花。生于沼澤淺水之處﹐秋日采其莖以織席﹐故俗名席子草。
1.腳夫。
1.役夫與車馬等。清代官員陣亡及在任在差病故者﹐均給夫馬費﹐專供其雇夫役和車馬之用。
1.男人﹐丈夫。
1.即扶南﹐中南半島古國。位今柬埔寨。
1.夫人娘子。
2.苗族稱妻。
1.飼馬之夫役。
丈夫和妻子結發~。
1.《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婦對人曰"譬如飛鳥﹐暮宿高樹﹐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即合﹐無緣即離﹐我等夫婦﹐亦復如是。"后以"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夫妻離合輕易。
1.一種小漁船﹐因船戶全家生活其上﹐故稱。
由夫妻兩人經營的、一般不用店員的小店。
1.謂夫妻之間的爭吵易于和解。
1.見"夫妻無隔宿之仇"。
指封建社會丈夫支配妻子的權力。
1.見"夫襶"。
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在多用于外交場合。
1.故址在湖北襄陽西北。東晉太元初﹐前秦苻丕圍攻襄陽城﹐守將朱序之母韓氏聞秦兵將至﹐自登城巡行﹐至西北角﹐以為不固﹐遂率百馀婢及城中女丁筑斜城于其內。及秦兵來攻﹐西北角果潰。晉兵移守新城﹐苻丕乃還。襄陽人民為紀念她的功勞﹐遂稱此新城為夫人城。見《晉書.朱序傳》。
2.指范夫人城。
1.宋周輝《清波雜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頗知書﹐能詩詞。蔡每有國事﹐先謀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廟堂……蔡拜右相﹐家宴張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譏其官職自妻而致。"按﹐蔡卞妻乃王安石之女﹐故譏其因妻之關系而得官◇俗稱因妻之關系而得的官職為"裙帶官"。
1.《儀禮.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古代婦女無爵﹐嫁而從夫﹐故云◇以"夫榮妻貴"指丈夫榮顯﹐則妻子隨之尊貴。
1.芙蓉∩花的別名。
1.指丈夫。
1.一夫受田百畝所出之租稅。
1.一夫所納之粟。
1.古人用于日下取火的凹形銅鏡。古人置鏡于日下﹐則光聚于弧心﹐久而溫度升高﹐承之以艾﹐則火生。因其取火于陽光﹐故亦名陽燧。
1.古代有計口受田制度。一夫所受之田﹐謂之夫田。
2.指計口受田制度。
1.夫役的頭目。
1.舊時稱秦漢時刑徒中服勞役的人。
1.謂古代井田制﹐百畝為"夫"﹐三夫為"屋"。一屋三夫互相擔保﹐以繳納賦稅。
1.即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莖硬而扁平﹐葉呈帶狀﹐夏季抽穗開花。自生于原野沼澤之地。莖葉可編織蓑笠等。
1.亦作"夫婿"。
2.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