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亂貌。
1.出自《晝寢》詩煩襟乍觸冰壺冷,倦枕徐敧寶髻松。
2.出自《風流子·和楚客維揚燈節》詞香塵路,云松鸞髻鬌,月襯馬蹄驕;。
3.出自《死水微瀾》郝達三忽瞥見有三個少年,頭上都打的圍辮,梳的松三把,穿得花花綠綠的一身,滿臉流痞氣。
2.
疏松;松散。
1.出自《宮詞》蜂須蟬翅薄松松,浮動搔頭似有風。
2.出自《春晚出游》詩風急名花紛降雪,土松香草出瑤簪。
3.出自《客座贅語·珍物》﹝姚坊門棗﹞味甘於蜜,實脆而松,墮地輒碎。
4.出自《野草·求乞者》我順著剝落的高墻走路,踏著松的灰土。
3.
輕松。
1.出自《子夜》他們把資本運用到交易所公債市場,一天工夫賺進十萬八千,真是稀松平常。
2.出自《春潮急》看見一大群干部走進院子,老漢心頭非常高興,一高興就松了一小半。
4.
解開;放開。
1.出自《水滸傳》當時宋江和燕順下了馬,入酒店里來;叫孩兒們松了馬肚帶,都入酒店里坐。
2.出自《后水滸傳》毛松處,這馬舉蹄前走,那官人便立地生情,忙將手中一根八寶鑲嵌珊鞭輕輕墜落下地。
3.出自《春》她勉強看了兩三頁書,但是眼皮漸漸地變得沉重起來,她不知不覺地把手一松,不久就沉沉地睡去了。
5.
軟弱無用。
1.出自《南柯記·啟寇》有這等一個松駙馬。
2.出自《狠透鐵》王以信的女人甚至剛剛和他打過冷淡的招呼,就指著孩子罵:“看你那松樣子!也不尿泡尿照照自己能成啥事,把人家害得喲!”
6.
用魚、蝦、瘦肉等做成的絨狀或碎末狀的食品。
1.出自《清稗類鈔·飲食·肉松》肉松者,炒豬肉使成末也。以肩肉為佳,切長方塊,加醬油、酒,紅燒至爛,加白糖收鹵,檢去肥肉,略加水,以小火熬至極爛,鹵汁全入肉內,用箸攪勻成絲,旋攪旋熬,至極干無鹵時,再分數鍋,用文火,以鍋鏟揉炒,焙至干脆即成。
2.出自《清稗類鈔·飲食·魚松》碎切魚肉為屑,炒之,曰魚松。其法與制肉松相仿。
1.見"麂目籬"。
1.見"麂眼籬"。
1.麂皮做的靴。
1.即麂。
1.拘持。
1.指州郡上計的簿書。
1.計議辦理。
1.計算本金。
2.謂推究到萬物本源。
1.佛寺中主持寺務之僧。地位次于方丈。
2.指封建朝廷監﹑寺等機構的長官。
1.監視探察。
1.監督護送。
1.監視搜查。
2.指監搜御史。唐元稹逸句"松門待制應全遠,藥樹監搜可得知。"
1.獄吏監視下獄大臣并向上密報其言語舉動之稱。
1.監督統理。
指法院對具有某種法定原因(如患有嚴重疾病,懷孕或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的犯人暫不羈押,而交付一定機關監管。
1.監守拘囚。
1.蚩尤冢所在地。
1.猶監斬。
1.監督實行。
2.監察巡視。
1.監督修造。
2.指對書籍修纂工作的監督。
3.監督編修書籍之官。
1.清末在中等以上學堂設立的學官。也稱學監。主管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居和日常行為。
1.鑒戒之言。監,通"鑒"。
1.監督而使之統一。
1.猶審議。
1.監督引導。
1.監守印信。
2.監督印刷。宋歐陽修有《圣俞在南省監印進士試卷有兀然獨坐之嘆因思去歲同在禮闈慨然有感兼簡子華景仁》詩。
監禁犯人的處所。
1.統領。
1.國子監課業考試第一名。
1.即監寺。
2.書院的主持者。
1.察看。
1.監督制造。
2.負有監督制造之責的官吏或職員。
1.審察選擇。
1.道觀執事者之一。主管齋醮諸事。
2.見"監齋使者"。
1.寺觀廚房里供的神。
1.唐杜甫有《李監宅》詩。李監據傳即李令問,開元中為秘書監。其人好美服珍饌,以奢侈聞名◇以"監宅"喻豪門。
1.監督執行死刑。
1.監督戰事。
2.指督戰官。
1.監,通"鑒"。猶照臨。
2.監,通"鑒"。監生的憑證。
1.督戰。
1.監督主持。
1.監督和管理。
1.監察州縣。
2.指監察州縣之官。
3.宋代于諸州置通判,亦稱監州。
1.謂鑒察。監,通"鑒"。
1.盜竊自己所負責經管的公家財物。
1.監督鑄造錢幣的官職。
1.監督編撰。
1.監督追回。
1.猶宦者。
1.監督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