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財物換回人身自由或抵押品。
2.
動詞
用行動抵消、彌補罪過(舊時特指用財物減免刑罰)。
1.
用錢物或其他代價換回人身或抵押品。
1.出自《詩·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2.出自《奏彈劉整》寅以私錢七千贖當伯,仍使上廣州去。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因虎坊橋舊宅未贖,權住錢香樹先生空宅中。
4.出自《孟祥英翻身》牛明師自己造紙賺了許多錢,不上二年把押出去的地又都贖回來了。
2.
買。
1.出自《劉弘嫁婢》你道要女兒著錢贖個婢,要廝兒著鈔買一個軀。
2.出自《殺狗記·孫華拒諫》他要贖毒藥害我身軀,把我家私占取。
3.出自《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到山藥鋪里贖些砒霜。
3.
謂抵銷或彌補過失。
1.出自《管子·中匡》於是死罪不殺,刑罪不罰,使以甲兵贖。
2.出自《責躬詩》愿蒙矢石,建旗東岳,庶立毫厘,微功自贖。
3.出自《夷堅丁志·陳元輿》而此兵年余七十,法不應杖。吾既聽贖,而達官折簡來相誚,不獲已,復呼入。
4.出自《四世同堂》李四媽為贖自己摔了杯子的罪過,又沏來一杯糖水。
4.
通“續”。接合。
1.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妾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
2.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昔原大夫贖桑下絕氣,傳稱其仁。
5.
通“??”。謂蟲獸之類在胎中死亡,養育不成。
1.出自《管子·五行》草木區萌,贖蟄蟲卵菱。
1.延長伸展。
1.延年。
2.繁衍生長。
1.播揚名聲。
1.長生。
2.指恩賞延及后世。
1.注視良久。
1.伸長頭頸。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
2.形容惶悚恐懼的樣子。
1.長壽;延長壽命。
1.菊花的異名。
1.佛教寺廟安置患病僧人之所。
1.謂使后代延續下去。有后則祭祀不絕,故稱。
1.延長壽命。
1.亦稱"延腦"。
2.后腦的一部分,上接腦橋,下接脊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等四對腦神經,均附著在延髓部分。延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樞,故又有"生命中髓"之稱。
1.招禍。
1.引頸遠望。
1.遲延玩忽。
1.猶蜿蜒。曲折延伸貌。
1.引頸遠望。
2.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3.延請探望。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請教詢問。
1.春秋吳延陵季子和魏東門吳的并稱。兩人皆喪子而曠達無憂。
1.遲延耽誤。
1.指延長生命。
1.見"延喜"。
1.亦作"延嬉"。
2.玉圭名。《尚書璇璣鈴》"禹開龍門﹐導積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王受德﹐天賜佩。'"后用為宣揚帝王瑞應的典故。
1.長久的思念。
1.長久的蔭庇。
1.持續;繼續。
1.引薦。
1.迎接。
1.形容長久。
2.眾多貌。
3.深遠貌。
4.延續;綿延。
1.引頸仰望。
1.延年養生。
1.提攜。
1.延長增加。
2.指延年益壽。
1.綿延伸展。
1.拖延。
2.邀請。
1.見"延英殿"。
1.亦省稱"延英"。
2.唐代宮殿名。在延英門內。《唐六典·尚書·工部》"宣政之左曰東上閣﹐右曰西上閣﹐次西曰延英門﹐其內之左曰延英殿。"肅宗時,宰相苗晉卿年老,行動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對,以示優禮◇沿為故事。唐白居易《寄隱者》詩"昨日延英對,今日崖州去。"宋高承《事物紀原·朝廷注措·延英》"《唐書》'韓皋曰延英之置,肅宗以苗晉卿年老難步,故設之耳。'后代因以為故事。《宋朝會要》'康定二年八月,宋庠奏唐自中葉已還,雙日及非時大臣奏事,別開延英賜對,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一說"延英召對"始于唐代宗,見《新唐書·苗晉卿傳》。
1.即延閣。
2.即延英殿。
1.延請迎接。
1.久長。
1.相傳為周時東甌所獻才女名。參見"延娟"。
1.伸展的屋宇。
1.播揚聲譽。語出《國語.晉語七》"使張老延君譽于四方。"
1.緩慢移行。
2.與他物相連屬。
1.長久。
1.延長伸展;擴展。
2.謂延期。
1.招請。
1.綿延福祉。
1.招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