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書】的拼音、怎么讀

書

拼音: shū

繁體:書

筆畫:4

部首:乛

五筆:nnhy

結構:獨體

五行:金

基本釋義

1.

動詞

寫字;記錄;書寫。

2.

名詞

字體。

3.

名詞

(本,部)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著作。

4.

名詞

書信。

5.

名詞

文件。

6.

名詞

(Shū)指《尚書》。

7.

名詞

(Shū)姓。

詳細釋義

1.

書寫;記錄,記載。

1.出自《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2.出自《左傳·隱公四年》衛人逆公子晉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書曰:衛人立晉。

3.出自《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赪莖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絕書。

4.出自《嘯亭雜錄·成王書法》又嘗見康熙中某內監言其師少時猶及見董文敏握筆,惟以前三指握管懸腕書之。

5.出自《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有一段話,我覺得很好,曾請曾秀蒼同志書為小幅張貼座右。

2.

字,文字。

1.出自《荀子·解蔽》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3.出自《客從》詩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4.出自《漱華隨筆·大字帖》字僅蠅頭細書。

3.

字體;字形。

1.出自《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2.出自《續博物志》古隸之書起於秦,省篆為隸。

3.出自《水滸傳》取過石碣看時,上面乃是龍章鳳篆蝌蚪之書,人皆不識。

4.

指六藝中的六書之學。

1.出自《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2.出自《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

3.出自《請上尊號表》臣得所管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及書、算、律等七館學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狀。

5.

書法。

1.出自《書譜》自漢魏已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徒使繁者彌繁,闕者仍闕。

2.出自《墨莊漫錄》﹝米元章《論書》:﹞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家長處總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

3.出自《〈孫過庭書譜箋證〉序例》唐孫過庭《書譜》,為歷代論書名作之一。

6.

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

1.出自《論語·先進》何必讀書,然后為學?

2.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申子、韓子皆著書,傳於后世,學者多有。

3.出自《青箱雜記》真宗聽政之暇,唯務觀書。

4.出自《戒庵老人漫筆·黃叔揚傳》鉞喜再拜,即從濙入舟,至其舍,與數冊書去。

5.出自《從文自傳·我的家庭》我的母親姓黃……所讀的書也似乎較爸爸讀的稍多。

7.

特指某一種專著,如占兆書、歷書等。

1.出自《書·金縢》乃卜三龜,一習吉。啟籥見書,乃并是吉。

2.出自《??鳥賦》異物來萃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讖言其度。

3.出自《嶺下臥疾寄劉長卿員外》詩喪馬思開卦,占鸮懶發書。

8.

指盟辭。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至,則坎,用牲,加書,征之,而騁告公,曰:“大子將為亂,既與楚客盟矣。”

2.出自《命子》詩書誓山河,啟土開封。

9.

文書,文件。

1.出自《書·顧命》太史秉書,由賓階??,御王冊命。

2.出自《周禮·天官·序官》司書上士二人、中士四人。

3.出自《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

4.出自《漢書·張蒼傳》張蒼,陽武人也……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

10.

文體名。用以鋪敘國家典章制度。

1.出自《報任少卿書》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

2.出自《文心雕龍·史傳》本紀以述皇王,列傳以總侯伯,八書以鋪政體,十表以譜年爵,雖殊古式,而得事序焉。

3.出自《史通·書志》及班馬著史,別裁書志……原夫司馬遷曰書,班固曰志,蔡邕曰意,華嶠曰典,張勃曰錄,何法盛曰說,名目雖異,體統不殊。

11.

指書信。

1.出自《左傳·昭公六年》叔向詒子產書……復書曰:若吾子之言。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

2.出自《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出自《紅樓夢》過了兩日,只見小廝回來,拿了一封書,交給小丫頭拿進來。

12.

某些曲藝的通稱。

1.出自《老殘游記》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

2.出自《關于評彈》新書我聽得不多。

13.

指《尚書》。

1.出自《禮記·經解》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

2.出自《文心雕龍·征圣》《易》稱“辨物正言,斷辭則備”;《書》云“辭尚體要,弗惟好異”。

3.出自《論文后編·目錄上》《書》之為文,篇二十有九。體綜為四:一典,二謨,三誓,四誥。

14.

姓。明有書永琇。見《萬姓統譜·魚韻》。

1.出自《萬姓統譜?魚韻》書,商音。尚書,官名。以官為氏。本朝(明)書永琇郁林人,天順間甌寧縣主簿。

15.

指書法作品。

1.出自《晉書·王羲之傳》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耶。”姥如其言,人競買之。

2.出自《林則徐日記·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求書者坌集,竟日作字。

16.

文體名。用以陳述對政事的見解、意見。

1.出自《論衡·對作》上書奏記,陳列便宜,皆欲輔政。今作書者,猶上書奏記,說發胸臆,文成手中,其實一也。夫上書謂之奏記,轉易其名謂之書。

2.出自《論文后編·目錄中》書以言事,行上行下,平行往復,統謂之書。故二十九篇中,誓誥與命十居五六,皆曰書也。書者總言,析曰誓誥、曰命誓。命以上行下,誥則上下通行,意猶告也。平行用告,更不待言。古人事簡,體無多制。周末用書更盛。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決訟

1.審判案件。


決算

根據年度預算執行的結果而編制的年度會計報告。


決遂

1.即決拾。決,通"抉"。


決撻

1.用鞭﹑杖拷打。


決掦

1.見"決剔"。


決徒

1.判處徒刑。


決圍

1.亦作"決圍"。

2.突圍。


決隙

1.空隙。


決憲

1.謂作出懲處決定;定罪。


決心

①堅定不移的意志~書ㄧ下定~。②一心一意,堅定不移地~鉆研學問。


決刑

1.執行死刑。


決一雌雄

1.亦作"決一雌雄"。

2.一決勝負。雌雄,比喻勝負﹑高下。


決議

經一定會議討論通過的決定。


決易

1.輕率多變。


決泆

1.見"決溢"。


決溢

1.亦作"決泆"。亦作"決溢"。

2.河堤潰破,水流泛濫。


決牖

1.喻醫治耳聾。語出南朝梁陶弘景《真誥.運象篇》"眼者身之鏡,耳者體之牖。視多則鏡昏,聽眾則牖閉。妾有磨鏡之石,決牖之術。即能洞澈萬里,眇察絶響。"


決羽

1.折斷羽翼。借指斷了翅膀的鳥。


決獄

1.亦作"決獄"。

2.判決獄訟。


決云

1.見"決浮云"。


決蕓

1.除去田中之草。


決責

1.杖責。


決戰

敵對雙方使用主力以決勝負的戰役或戰斗。


決正

1.認為正確而決定依從。


決知

1.猶言審知辨識。


決驟

1.迅速奔跑。

2.比喻放縱不羈。


刔發

1.抉發;闡發。


氒株

1.樹根。引申指本義。


訣奧

1.訣竅﹔奧秘。


訣斷

1.決斷﹔裁決。訣﹐通"決"。


訣法

1.秘訣﹐方術要法。


訣絶

1.訣別﹔長別。

2.決裂。訣﹐通"決"。


訣厲

1.謂聲音清泠而高揚。


訣箓

1.指道教的修煉秘訣和符箓之書。


訣脈

1.割斷血管。訣﹐通"決"。


訣門

1.竅門。


訣竅

(~兒)關鍵性的方法炒菜的~主要是拿準火候兒。


訣去

1.離別。


訣行

1.離別﹐相訣而行。


訣音

1.指遺言,遺囑。


訣語

1.訣別之語。

2.歌訣。


抉奧闡幽

1.剖析奧秘,闡發隱微。


抉耳

1.挖清耳朵。謂希望聽得清楚。


抉發

1.發掘。


抉關

1.撬開關門。極言力氣之大。


抉露

1.揭露。


抉門

1.猶啟門,開門。語本《左傳.襄公十年》"縣門發,鄖人紇抉之以出門者。"


抉面

1.《戰國策.韓策二》載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相韓傀(《史記》作俠累),以報答知遇之恩。行刺后,政恐株連及姊,"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遂以死"◇因以"抉面"為效死以報知遇之典。


抉眸

1.見"抉目吳門"。


抉目

1.見"抉目吳門"。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伊川县| 田阳县| 二连浩特市| 琼结县| 浏阳市| 岑巩县| 旅游| 涟水县| 岳池县| 镇宁| 永修县| 商丘市| 西平县| 峡江县| 栾川县| 法库县| 怀仁县| 崇信县| 盐津县| 拉萨市| 葫芦岛市| 宁海县| 农安县| 贵德县| 镇平县| 岱山县| 宝清县| 崇文区| 嘉荫县| 宽城| 望谟县| 荥阳市| 彰武县| 喀喇| 柘城县| 庆城县| 绥芬河市| 静海县| 三亚市|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