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房間;屋子。
2.
名詞
機關、工廠、學校等內部的工作單位。
3.
名詞
器官、機器等內部的空腔。
4.
名詞
妻子。
5.
名詞
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六宿。參見“二十八宿”。
6.
名詞
家;家族。
1.
謂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內部,前叫堂,堂后以墻隔開,后部中央叫室,室的東西兩側叫房。
1.出自《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出自《禮記·問喪》入門而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也。
3.出自《觀堂集林·明堂廟寢通考》故室者,宮室之始也。后世彌文,而擴其外而為堂,擴其旁而為房,或更擴堂之左右而為箱,為夾,為個。然堂后及左右房間之正室,必名之曰室,此名之不可易者也。故通言之,則宮謂之室,室謂之宮。析言之,則所謂室者,必指堂后之正室,而堂也、房也、箱也,均不得蒙此名也。
2.
房屋;宅舍。
1.出自《詩·小雅·斯干》筑室百堵,西南其戶。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
3.出自《論衡·刺孟》或時食盜跖之所樹粟,居盜跖之所筑室,污廉潔之行矣。
4.出自《贈李十五別》詩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巔。
3.
家。
1.出自《書·立政》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競、??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
2.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3.出自《列女傳·齊東郭姜》君子曰:“東郭姜殺一國君,而滅三室,又殘其身,可謂不祥矣。”
4.出自《太原府參軍苗君墓志銘》君同生昆弟姊凡三人,皆先死。四室之孤,男女凡二十人,皆幼。
4.
家資;家產。
1.出自《國語·楚語上》使師崇、子孔帥師以伐舒,燮及儀父施二帥而分其室。
2.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吾出季氏,而歸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
3.出自《易林·晉之復》賊鈠重數,政為民賊,杼軸空虛,家去其室。
4.出自《蝜蝂傳》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
5.
妻子。
1.出自《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
2.出自《酬劉柴桑》詩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
3.出自《唐國史補》初,越人不工機杼,薛兼訓為江東節制,乃募軍中未有室者,厚給貨幣,密令北地娶織婦以歸。
4.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有人來獻勤作媒,第三個公子說合駙馬都尉王晉卿家孫女為室。
5.出自《攪天風雪夢牢騷》自己前室的兒子都各分出去,只同夫人一起住。
6.
娶妻;成家。
1.出自《左傳·昭公十九年》費無極為少師,無寵焉,欲譖諸王,曰:“建可以室矣。”
2.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丈夫二十而室,婦女十五而嫁。
3.出自《讓禪第三令》今百姓寒者未暖,饑者未飽,鰥者未室,寡者未嫁。
4.出自《王幼玉記》會東都人柳富字澗卿,豪俊之士,幼玉一見曰:“茲吾夫也。”富亦有意室之。
7.
以女嫁人。
1.出自《左傳·宣公十四年》衛人以為成勞,復室其子。
8.
謂女子未嫁。參見“室女”。
1.出自《八瓊室金石補正·唐李氏殘墓志》長女適□……次早亡,少尚室焉。
9.
謂男女同房;交媾。
1.出自《馮燕傳》他日〔馮燕〕出行里中,見戶旁婦人,翳袖而望者,色甚冶,使人熟其意,遂室之。其夫……嬰聞其故,累毆妻。
2.出自《金史·列女傳·李寶信妻》〔李寶信妻〕王氏陷賊中,賊欲逼室之,王氏罵賊,賊怒,遂支解之。
3.出自《聊齋志異·董生》〔王九思〕謂女曰:“我病甚,恐將委溝壑,或勸勿室也。”女曰:“命當壽,室亦生;不壽,勿室亦死也。”
10.
王室;王朝。
1.出自《逸周書·作雒》將建諸侯,鑿取其方一面之土,燾以黃土,苴以白茅,以為土封,故曰受列土於周室。
2.出自《新論》秦始皇見周室失統,自以當保有九州。
3.出自《史通·古今正史》漢室龍興,旁求儒雅。
4.出自《文館》三館之設,盛於開元之世,而衰於唐室之壞。
5.出自《花邊文學·清明時節》他(八合思巴)掘開宋陵,要把人骨和豬狗骨同埋在一起,以使宋室倒楣。
11.
墳墓;墓室。
1.出自《詩·唐風·葛生》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2.出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臺之東……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廟西渭南陰鄉樗里,故俗謂之樗里子。
3.出自《扶風郡夫人墓志銘》夫先其歸,其室有丘。合葬有銘,壸彝是收。
4.出自《吹網錄·守海鹽縣主簿王項妻墓志銘》所痛者以予天年未盡,不得與良人偕死。故於九原之東,虛其左室。
12.
指鳥巢。
1.出自《詩·豳風·鴟鸮》鴟鸮鴟鸮,既取我子,無毀我室。
2.出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雀兒共燕子:“別后不須論。室是君家室,合理不虛然。”
13.
刀劍的鞘;印匣。
1.出自《史記·刺客列傳》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
2.出自《西京雜記》以武都紫泥為璽室,加綠綈其上。
3.出自《晉書·劉曜載記》劍長兩尺,光澤非常,赤玉為室。
14.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參見“室宿”。
1.出自《金史?天文志》己亥,太白晝見于室。
15.
機關、工廠、學校等單位內部的工作機構。
1.出自如:辦公室;檔案室;資料室。
16.
姓。遼有室昉。見《遼史》本傳。
1.出自《遼史?室昉傳》室昉,字蘿奇,南京人。
17.
特指夫家。
1.出自《易林·無妄之豫》東家中女,嫫母最丑,三十無室,媒伯勞苦。
2.出自《易林·明夷之需》童女無室,未有配合,空坐獨宿。
18.
謂筑巢。
1.出自《野廟碑》左右老木,攢植森拱,蘿蔦翳于上,梟鸮室其間。
19.
指矛上裝柄的孔。
1.出自《詩·鄭風·清人》二矛重喬
1.盡情哭泣﹐雙淚長流。常形容痛心悲憤或傷心到極點。
1.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2.使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的事。
3.疼痛苦楚。
4.指使疼痛苦楚。
5.猶沉痛﹐深刻。
1.極其悲痛;慘痛。
①非常暢快一連唱了好幾支歌,唱得痛快淋漓。②詳盡透徹,不留余地這一番話說得痛快淋漓,把大伙兒都鎮住了。
1.悲痛慚愧。
1.盡情地責罵;竭力地叫罵。
1.悲痛憐憫。愍﹐同"憫"。
1.杜蘅的異名。
1.古時因土賜姓,即以生地﹑居處或封地的地名為姓,以顯揚之。
1.指某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性。
2.指土壤的燥濕﹑肥瘠等性質。
1.亦作"土蓄"。麒麟的異名。
2.牛的異名。
1.見"土畜"。
1.古官名。負責向帝王陳報山川地勢﹑土質好壞及土地所宜生產。
1.蛙的一種。《爾雅·釋魚》"在水者黽"晉郭璞注"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鴨。"郝懿行義疏"黽似青蛙,大腹,背有黑文一道,其鳴蛤蛤者是也,鳴聲似鴨,故名土鴨。"元陳旅《送項煉師還天臺》詩"谷暖金鵝大,溪深土鴨肥。"一說,即金線蛙。
1.清末以本國產的鴉片為土煙,與"洋煙"對稱。
1.方言。墳墓。
1.見"土堰"。
1.亦作"土隁"。
2.土筑成的攔水壩。
1.窯洞。
2.燒制陶器的窯。
3.手工開采的煤窯。
1.方言。舊時謂下等妓院。
1.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開放煙禁,當時將國產的鴉片稱為"土藥"。
2.土造的火藥。
1.行星名。即土星,又名鎮星。
2.七曜日的第七日,即星期六。
1.土地產業。
1.周時天子會見庶姓諸侯的一種禮節。
送人的土產區區土儀,不成敬意。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1.太平軍的工兵營,專事掘地道攻城。建于1852年,由挖煤工人組成。
1.古代用泥土燒制的殉葬的偶人。
1.見"土偶"。
1.鄉土和屋宅。
2.疆土;國土。
1.指飛揚的塵土。
1.土話。
1.又稱"土卵"。
2.藤本植物黃獨的異名。
1.地域。
1.即土鱉,可入藥。
1.指土房子。因四面環以土墻,故稱。
1.猶土德。
1.以雜草﹑垃圾﹑灰土等所漚制的肥料。
1.處理死人遺體的一種方法。我國一般是把尸體裝進棺材,埋在地里。
1.在地上挖成的爐灶。
1.土法制造。
2.用泥土制造。
1.舊時統治者對當地起義農民的蔑稱。
1.販運﹑囤積鴉片的商行。
1.地下冬眠的動物。
1.古官名。五官之一。
1.瓜的別名。
2.芋頭的別名。
1.蜘蛛的一種。
1.古代的一種粗紙。
1.土法制造。
1.土壤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