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極,很。
2.
名詞
迷信的人指兇神。
1.
魂靈,魂魄。
1.出自《顏氏家訓·風操》死有歸煞,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俗云殤子未生齒者,死無煞;有齒者,即有煞。
2.
迷信指兇神惡鬼之類。
1.出自《宣室志·補遺》俗傳人之死,凡數日,當有禽自柩中而飛者,曰“煞”。太和中,有鄭生者,嘗客於隰州,與郡官畋於野,有鷹得一巨鳥,色蒼,高五尺余。生將命解而視之,忽亡所見。生驚,即訪里中民訊之,有對者曰:“里中有人死且數日,卜人言,今日“煞”當去,其家伺而視之,有巨鳥,色蒼,自柩中出。君之所獲,果是乎?”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遮莫賊軍三萬垓,便是天蓬、黑煞,見他應也伏輸。
3.出自《資政新篇》革陰陽八煞之謬。
4.出自《祖父的故事·退佃》他只呵呵地應聲,一面正像躲煞似地轉身走了。
3.
代詞。啥;什么。
1.出自《紅樓夢》這是什么東西?有煞用處呢?
4.
副詞。極;甚。
1.出自《八月十六夜月》詩桂老猶全在,蟾深未煞忙。
2.出自《朱子語類》東漢諸儒煞好。
3.出自《漢宮秋》這個煞容易。
4.出自《沒有花的春天》老地主站在祭壇的中央,他的模樣煞像一個老巫公。
5.
連詞。表示讓步關系,相當于“雖然”。
1.出自《水龍吟》詞煞為僧不了,下梢猶要,紫衣師號。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相國夫人煞年老,虔心豈避辭勞?
3.出自《漁樵記》往常我破?衫粗布襖煞曾穿,今日個紫羅襕恕咱生面。
6.
助詞。用在動詞后,表示程度深。
1.出自《喻道》詩長生客待仙桃餌,月里嬋娟笑煞人。
2.出自《迎春樂》詞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后,相思煞。
3.出自《聊齋志異·連鎖》君致惡賓,幾嚇煞妾。
4.出自《“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譬如那回中華制糖公司董事的互訐,我看得真是熱鬧煞了。
1.繁多貌。
2.縱情貌。
1.昌盛興隆的朝代。
1.猶盛世。
1.興旺,昌盛。語本《詩.魯頌.閟宮》"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
2.猶猖獗,猖狂。
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菖"。古以饗他國之來使,以示優禮。
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菖"。傳說周文王嗜昌歜,孔子慕文王而食之以取味◇以指前賢所嗜之物。
3.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菖"。端午節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之俗。
1.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以"昌歜羊棗"指人所偏好之物。
1.宏麗的文辭。
1.興旺發達。
1.猶盛大。
2.昌盛;發揚光大。
3.強大。
1.倡導,首倡。昌,通"倡"。
1.盛德。
在西藏自治區東部,鄰接青海省,瀾滄江上游扎曲與昂曲在境內匯合,川藏公路經過境內。舊名察木多”,為西藏東部地區的重要城鎮。人口75萬(1993年)。古跡有絳巴林(昌都寺)、卡若遺址。
1.昌盛繁榮。
1.謂美豐姿。語本《詩.鄭風.豐》"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
1.即閶闔風。指西風。
1.表示昌盛吉祥的符瑞。
1.猶洪福。
1.強大興盛。
1.昌盛富庶。
1.唐詩人李賀別號。李居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西),故稱。
1.天空中的赤氣。舊以為祥瑞之氣。
1.西風。
1.鯧魚的別名。又名鯧鯸﹑昌鼠。昌,美。以味美故名。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鯧魚》。
1.指周文王(姬昌)的門庭。傳說文王誕日,有赤雀銜丹書止于門庭的祥瑞。丹書戒言應以仁義守天下。
1.光華。
1.五代時南漢于唐荔園故址修建的苑囿。在今廣州市內。清阮元有詠《唐荔園》詩﹐其子阮福《唐荔園記》云"廣州城西荔支灣﹐舊謂劉漢昌華苑。"
1.謂大的恩澤﹑化育。
2.筆神名。
石料名。產于浙江昌化縣(今并入臨安縣)康山。主要礦物成分為迪開石。色彩有紅、黃、褐等,以灰白居多。常用于治印。品質最佳者為雞血石”,含丹砂滲染之紅色斑塊,如雞血凝成。尤以全面紅或四面紅者為上品。
1.亦作"昌輝"。猶光明。
2.昌盛輝明。
1.見"昌暉"。
1.盛會。
1.戰國燕上將軍昌國君(樂毅)與漢大將軍霍光的并稱。兩人均為國建立殊勛,而終為嗣主所忌。
1.姬昌。即周文王。
1.昌盛的基業。
2.使基業昌隆。
1.善美的教化。
1.指菖蒲。昌,通"菖"。
1.猖狂。狂妄而放肆。昌,通"猖"。
1.興盛康樂。
1.唐韓愈世居潁川,常據先世郡望自稱昌黎(今河北省昌黎縣)人;宋熙寧七年詔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稱他為昌黎先生。
2.借指韓姓。
1.見"昌歷"。
1.使昌盛。
2.興旺發達。
1.預示帝業永昌的圖箓。
1.興旺。
1.盛美。
1.即閶門。春秋吳國之西郭門。《吳越春秋》﹑《越絕書》均謂闔閭所建。闔閭欲西破楚﹐故又名破楚門。
興盛發達昌明隆盛之邦|科學昌明的時代。
1.中草藥川烏頭的別名。
1.謂太平盛世。
1.狂亂放縱貌。昌,通"猖"。
1.人名。相傳為昌意之妃,顓頊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