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冗”。
2.
閑散。
1.出自《申鑒·時事》祿依食,食依民,參相澹,必也正貪祿,省閑冗,與時消息。
2.出自《進學解》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3.
多余。
1.出自《上鹽鐵裴侍郎書》比初停罷留后,眾皆以為除煩去宂,不知其弊及於疲羸,即是所利者至微,所害者至大。
2.出自《新唐書·百官志一》其事愈繁而官益宂,至失其職業而卒不能復。
3.出自《論冗官札子》近日言者以吏部員多闕少,欲清入仕之源,救官冗之弊。
4.
繁雜。
1.出自《金史·胥鼎傳》天下之大,萬機之眾,錢谷之冗,非九重所能兼。
5.
忙。
1.出自《與朱元晦秘書書》百宂中西望武夷,如欲飛動,而祠祿之滿,又恐秘書復被牽出。
2.出自《走筆謝王去非遣饋江鱭》詩知君束裝宂,不敢折簡致。
3.出自《聊齋志異·武孝廉》某亦代為不平,慰解曰:“或署中務宂,尚未暇遑,乞修尺一書,為嫂寄之。”
6.
駑下;庸劣。參見“宂賤”、“宂濁”。
1.出自《太尉楊秉碑》遂陟三司,沙汰虛宂,料簡貞實。
2.出自《后漢書·蔡邕傳》臣之愚??,職當咎患。
3.出自《宋書·周郎傳》吾雖疲冗,亦嘗聽君子之余論,豈敢忘之。
4.出自《會合聯句》瘴衣常腥膩,蠻器多疏宂。
7.
離散。
1.出自《后漢書·光武帝紀上》更始破敗,棄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宂道路。
2.出自《資治通鑒·漢桓帝永興元年》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饑窮流宂者數十萬戶,冀州尤甚。
1.歡樂地敘談。
〈方〉快樂的表情;笑容強作~。
1.愉快地宴飲。
2.謂愉快地宴請。
3.歡聚。
1.同"歡宴"。
1.同"歡宴"。
1.笑窩。
1.喜悅。
1.歡樂的意興。
1.歡樂宴飲。
①很高興地迎接~大會ㄧ~貴賓。②樂意接受~你參加我們的工作ㄧ新產品很受消費者的~。
1.歡喜得直蹦直跳。形容喜極。
1.猶摯友。
歡樂君臣歡娛|圣上睹萬方之歡娛。
1.歡樂愉快。
1.同"歡娛"。
1.愉快地交談。
2.歡樂的話語。
1.猶歡飲。
1.歡樂的愿望。
1.歡樂。
歡騰。
1.傳說中怪鳥名。
1.即髈兜。
1.急迫。
1.性情躁急。
1.喧鬧;喊叫。
2.猶歡呼。
1.喧囂貌。
1.謂到處喧嚷。
1.喧鬧,聒噪。
1.貛。
1.獾肉干。
1.即豬獾。
1.即狗獾。
1.歡悅;喜愛。髈,通"歡"。
1.喧嘩謗詆。
1.馮髈和孟嘗君的合稱。
1.眾聲傳說﹐哄傳。
1.喧哄煽動。
1.喧嘩非議。
1.歡躍振奮。讙﹐通"歡"。
1.古代貴族寵幸的姬妾所居之處。髈,通"歡"。
1.見"歡頭國"。
1.喧嘩驚駭。
1.喧嘩呼叫。
2.歡呼。讙﹐通"歡"。
1.見"歡嘩"。
1.嘆聲。
1.歡樂融洽。讙﹐通"歡"。
1.喧嘩驚恐。
1.傳說中的山名。
1.歡樂。讙﹐通"歡"。
1.指以五彩裝飾的鋪面。髈,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