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纏繞;繚繞。
1.出自《山海經·海外西經》﹝窮山﹞其丘方,四蛇相繞。
2.出自《定情詩》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3.出自《庭楸》詩各有藤繞之,上各相鉤聯。
4.出自《昆侖行》詩看前面,云遮霧繞。
2.
引申指某事或某問題糾纏不清。
1.出自《駱駝祥子》我看昨個晚上你是有點繞住了;遇上急事,誰也保不住迷頭。
3.
圍繞;環繞。
1.出自《莊子·說劍》繞以渤海,帶以常山。
2.出自《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3.出自《論淮西事宜狀》繞逆賊州縣堡柵等,各置兵馬。
4.出自《幻滅》他又順著腳尖兒走,在這空場里繞圈子。
4.
不直接從正面過去,走曲折迂回的路。
1.出自《后漢書·岑彭傳》及彭至武陽,繞出延岑軍后,蜀地震駭。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便把驢兒一帶,繞到山后,下了驢兒,從山后上去,隱在亂石叢樹里竊聽多時。
3.出自《且介亭雜文·阿金》使我走過的時候,必須十分小心,先看一看這位阿金可在曬臺上面,倘在,就得繞遠些。
1.繳納。
1.比喻才大氣雄。語本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1.拘牽,牽制。
1.見"掣簽"。
1.抽取。
1.領取,拿取。
1.掣肘。
2.抽手;撒手。
3.舉手。
1.猶抽搭。哭泣貌。
1.古時檢查私鹽的機構。
1.抽查核驗。清代對鹽商販鹽的一種檢查措施。
1.牽引。
2.牽制。
1.牽引貌。
1.牽制,掣肘。
拉著胳膊。比喻有人從旁牽制,工作受干擾暗中掣肘|受到掣肘,工作難開展。
1.中醫指痙攣的癥狀。
1.開采;采掘。
1.見"硩蔟氏"。
1.謂摘采而墜落。
1.撤去餐具。謂用完餐。
1.撤除漁。
1.保證人辭卻擔保責任。
1.撤去守備的軍隊。
1.除去遮蔽光明之物。喻恍然而悟。蔀﹐蔀席。
1.拆除建筑物。
1.逐客的表示。舊時官場﹐客來備茶。主人端茶請飲﹐表示送客﹐客當會意而辭去。"撤茶"則表示逐客。
2.討茶。
1.撤職。
1.除去;取消。
1.撤消手工業或商業網點。
1.封建地主廢除租田契約﹐強行收回農民租種的土地。也稱抽佃﹑退佃。
1.撤職調離。
1.撤除防備的軍隊和工事。
1.廢除。
1.挖根揭底。
1.拆毀。
1.撤除原來的﹐換上另外的。
1.撤退回來;撤退回到。
2.謂召回駐在外面的機構或人員。
3.謂收回文件﹑命令等。
1.拆毀。
1.撤去爐火。
2.方言。畏懼﹐怯懦。
1.科舉時代稱考試工作結束。因放榜日關閉貢院﹐并于門口設置荊棘﹐以防落第者闖入喧鬧﹐放榜后始撤去﹐故稱。
1.撤去警備的軍隊。
1.撤去酒席。
1.撤回軍隊。
1.猶言不料。
1.不道。
2.不遵循。
1.方言。不管用,沒有用。
1.不著實。
1.謂不為天所哀憫庇佑。
2.不吊喪。
1.不協調。
2.特指音調不和諧。
3.與人合不來。
1.作梗,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2.不馴順。
1.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