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兒)一種圍在下身的服裝。
2.
名詞
形狀或作用像裙子的東西。
1.
亦作“裠”。
2.
古謂下裳,男女同用。今專指婦女的裙子。
1.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常衣大練,裙不加緣。
2.出自《中華古今注·裙》古之前制,衣裳相連,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裙上加翟衣,皆以絹為之。
3.出自《五色蝴蝶賦》若有繡于冰綃霧縠之裙者,必非漢宮赤鳳所能留。
4.出自《虹》﹝她們﹞穿一件月白色軟緞長僅及腰的單衫,下面是玄色的長裙。
3.
比喻圍在物體下邊,像裙子的東西。
1.出自《鐘鼓樓》請人用油漆漆出半截“墻裙”。
4.
指帽緣周圍下垂的薄紗細網。
1.出自《隋書·禮儀志六》皇太子在上省則烏紗,在永福省則白紗。又有繒皂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
2.出自《孔氏雜說》齊隋婦人施幕帷全身障蔽也,唐永徽以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若今之蓋頭矣。
5.
鱉甲邊緣的肉質部分。
1.出自《夷堅丁志·王從事妻》憶亡妻在時,最能饌此。每治鱉裙,去黑皮必盡,切臠必方正。
2.出自《五代史補·周·僧賦牡丹詩》老僧無他愿,但得鵝生四只腿、鱉長兩重裙足矣。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