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缺乏;短少。
2.
動詞
殘破;殘缺。
3.
動詞
該出席而未出席。
4.
名詞
舊時指官職的空額,也泛指一般職務的空額。
5.
形容詞
不完善。
1.
亦作“缼”。
2.
虧缺。
1.出自《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2.出自《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
缺陷。
1.出自《書·君牙》啟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2.出自《新唐書·裴漼傳》﹝漼﹞世儉素,而晚節稍畜伎妾,為奢侈事,議者以為缺。
4.
衰落。
1.出自《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厲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強國興焉。
2.出自《東都賦》往者王莽作逆,漢祚中缺。
3.出自《祭屈原文》曰若先生,逢辰之缺。
5.
廢弛。
1.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
2.出自《后漢書·郎??傳》四始之缺,五際之厄,其咎由此。
3.出自《本朝政要策·名教》唐氏五代之亂,教化之事久缺。
6.
空隙;缺口。
1.出自《史記·孔子世家》昔吾入此,由彼缺也。
2.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初賊守潼關,渭北道缺。
3.出自《明史·流賊傳·李自成》自成乃由缺走,突武關,往依獻忠。
7.
官職的空額。
1.出自《史記·趙世家》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愿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宮。
2.出自《漢書·儒林傳序》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3.出自《聊齋志異·局詐》目下有某處將軍缺,倘不吝重金,仆囑內兄游揚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8.
空位。
1.出自《老殘游記》明天定有幾個死的,等站籠出了缺,將他們補上好不好?
2.出自《速寫三篇·‘新生’》他知道這里高中部出了四小時圖畫課的缺,就答允擔任了這一門課。
9.
短少。
1.出自《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今因缺了桑葉,再往洞庭山去買。
2.出自《華蓋集·犧牲謨》現在什么“歐化”“美化”的邪說橫行,人們的眼睛只看見物質,所缺的就是你老兄似的模范人物。
3.出自又如:缺人;缺貨;缺糧。
10.
應到而不到。
1.出自如:缺席;缺勤;缺課。
11.
引申為缺漏而不完整。
1.出自《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2.出自《移書讓太常博士》孝成皇帝愍學殘文缺,稍離其真。
12.
泛指官員的編制、職務等。
1.出自《清會典·吏部四》凡內外官之缺,有宗室缺,有滿洲缺,有蒙古缺,有漢軍缺,有內務府包衣缺,有漢缺。
2.出自《官場現形記》兄弟是實缺人員,地方上有公事,怎么彀耽擱得許久呢?
13.
破損;殘缺。
1.出自《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析。
2.出自《易林·未濟之恒》甕破盆缺。
3.出自《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14.
引申為遺憾。參見“缺事”。
1.出自《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璽始末》今儒生輩皆尊信其言,以為秦寶未入中國,乃圣朝缺事。
2.出自《聊齋志異·五通》終歲之好,分手未有一言,終屬缺事。
1.佛教指生緣和善緣。
1.猶言承上啟下。
1.活烤。
1.生時所設置的器物。
1.申伯誕生之日◇為生日之祝辭。語本《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崧降神,生甫及申。"
1.肉體;肉身。
2.出生。
3.親生。
1.孳生不絕,繁衍不已。
2.世世代代。
3.養生;生活。
4.猶眾生。
5.活活;硬是。 6.形容有活力。 7.形容膽怯。 8.助詞。 9.獸名。猩猩之類。
1.謂萬物相生不絕,變化不已。
1.世世代代;永生永世;永遠。
1.猶言一輩子。謂從生至死。
1.創立用蓍求卦爻之法。
1.指創作詩文。
1.出生的年﹑月﹑日﹑時。
2.活著的時候;生前。
1.預見,先見。
2.生靈;百姓。
1.未經煮熟的食物。
2.未煮或未煮熟而食。
1.活在世上。
2.猶身世。
3.猶言一生一世;一輩子。
4.謂有生民之世。
1.謂新形式。
1.古代始喪之禮。謂人死后葬前以生人之禮供奉之。
2.謂父母在世時奉事之。
3.謂自專行事。
4.泛指行事。
5.制造事端;發生事變;惹事。 6.猶生計。 7.指產業。 8.猶世事。 9.指世情。
1.長勢。植物生長的趨勢。
1.指新做某項工作,對工作還不熟悉的人。
1.形容對所做的某項新工作不熟悉的樣子。
1.未讀過的書。亦指新課。
①不常接觸而不熟悉;陌生好久不練字,筆都生疏了|人地生疏。②疏遠;不親密我跟他關系十分生疏,也不好多問|得人憐處且生疏。
1.孰,"熟"的古字。指成熟的作物。
2.孰,"熟"的古字。指謀慮的粗率和審慎。
1.指吃穿之物。
2.指未成熟與成熟之農作物。
1.以百沸湯與新汲水混和的水。又名陰陽水。
1.長生之術。
2.生前的做法。
1.謂五行相生之數。
1.保持清虛玄靜。
1.等候選用。
1.堅持學習。
1.遵守前人的訓誨。
1.防守。
1.掌握重權;把握關鍵。
2.把守要隘。
①保存祖先留下的基業;守住已有的事業創業難,守業更難|余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②專心致力于自己的職守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守業原為清白吏。
1.司夜;夜間當值。
2.即守庚申。
1.亦作"守壹"。
2.道家修養之術,謂專一精思以通神。語出《莊子.在宥》"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3.專守定法。
4.指忠于某一信條。
5.指女子守節。
1.見"守一"。
1.猶守節,守貞。
2.堅守道義。
1.為守衛﹑照料而設的居住點。
1.堅持自己的志向或意愿。
1.古代祭祀地神時,將祭品埋于地下,設人守護,謂之"守瘞"。
1.專門看守墳墓的民戶。
1.保持愚拙,不事巧偽。
1.領土,疆土。
1.同"守御"。
1.同"守御"。
1.同"守御"。
1.保持謹慎。
1.簡易可行。
2.保持儉樸的品德。
3.遵守信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