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硂”。
2.
衡量輕重的器具。即秤。
1.出自《說文·金部》銓,稱也。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中》白煒象平,考量以銓。
3.
衡量;鑒別。參見“銓衡”、“銓度”。
1.出自《論衡·自紀》圣賢銓材之所宜,故文能為深淺之差。
2.出自《抱樸子·君道》訓咨以校同異,平衡以銓群言。
3.出自《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金篦空刮眼,鏡象未離銓。
4.
選授官職。參見“銓選”、“銓敍”、“銓簡”。
1.出自《魏書·世宗紀》而中正所銓,但存門第,吏部彝倫,仍不才舉。
2.出自《朝野僉載》是以選人冗冗,甚于羊群,吏部喧喧,多于蟻聚。若銓實用,百無一人。
3.出自《客窗閑話初集·白安人》旋散館,俊銓得南都宰。
5.
指銓選官員之職。
1.出自《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序》出為司徒右長史,轉尚書吏部郎。執銓以平。
6.
指吏部。
1.出自《封氏聞見記·銓曹》姜晦自兵部侍郎拜吏部。從前銓中廊宇,布棘以防內外,猶不免交通。晦至,盡去之,大開門,示無所禁。
2.出自《嘯亭雜錄·朱文正》公掌銓日,力為超雪。
7.
指古代史書中說解、評議一類的文字。
1.出自《〈通志〉總序》后之史家,或謂之論,或謂之序,或謂之銓,或謂之評。
8.
通“跧”。卑屈。
1.出自《晏子春秋·問下二四》君子之大義……莊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銓。
2.出自《讀書雜志·晏子春秋一》銓者,《說文》:“跧,卑也?!薄稄V雅》:“跧,伏也?!弊縻屨?,借字耳?!昂腿岫汇尅?,謂和柔而不卑屈也。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