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覷”。亦作“覻”。
2.
看。
1.出自《漢津賦》覰朝宗之形兆,瞰洞庭之交會。
2.出自《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詩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覻寒泉萬丈碧。
3.出自《祝英臺近·晚春》詞鬢邊覰,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
4.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張生覷了,失聲的道:“果然好!”
5.出自《意中緣·卷簾》試覷他神氣逍遙,須鬢飄飖。
6.出自《心印》詩過來呵,吾愛!你試把你底眼,覷著我的胸!
3.
窺伺;嚴密注視。
1.出自《漢書·張良傳》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
2.出自《八月十五日同丁敬身游龍華寺》詩下窺臨伏檻,上覰攀埤堄。
3.出自《金甌缺》所謂約和,只因彼此利之所在,各有所覷,權為一時的茍合而已。
4.
探視。
1.出自《梧桐雨》左右,轅門前覰者,等來時報復我知道。
2.出自《陳州糶米》你在門外覷者,看有那一位老爺下馬,便來報咱知道。
5.
瞄。
1.出自《水滸傳》花榮搭上箭,曳滿弓,覷得親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
2.出自《儒林外史》那少年覷的較近,彈子過處,一下下都打了一個準。
6.
瞇縫。
1.出自《紅樓夢》〔寶玉〕向黛玉臉上照了一照,覷著瞧了一瞧,笑道:“今兒氣色好了些。”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對著門兒,覷著眼睛,紉了半日也沒紉上。
7.
看待;照看。
1.出自《水滸傳》此間管營、差撥,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物。若有人情錢物送與他時,便覷的你好;若是無錢,將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2.出自《水滸傳》恩主時常覷老漢,又蒙與終身壽具,老子今世不能報答,后世做驢做馬,報答押司!
1.謂巢居。
1.禾穗空而不實。亦用來形容細弱。
1.尊崇而慈愛。
1.尊貴安泰。
2.猶大安。書信中的問候語。
1.貴賤;位分的高低。
2.指長輩和晩輩。
1.對祠堂的敬稱。閟﹐閟宮。
1.請人方便行事的敬詞。
1.尊敬年長者。
2.對地位或輩分高者的敬稱。
1.尊貴的稱謂或稱號;敬稱。
2.尊敬地稱呼。
1.虔誠。
1.敬重年長者。
2.高齡。
3.對人年齡的敬稱。
1.尊敬推崇。
2.莊嚴高大﹐用以形容廟宇﹑宮闕等建筑。
3.顯貴。
1.尊重寵幸。
2.舊指妻妾或其外室。
1.對自己母親的敬稱。
1.尊而加賞。
2.對他人賜贈的敬詞。
1.至高至大;尊貴偉大。
2.敬重。
1.對人父親的敬稱。
1.對人父母的敬稱。亦專以此稱人之父。
1.敬畏。
1.稱人門第的敬詞。
1.稱他人儀容的敬詞﹐后多用為謔稱。
1.尊崇敬仰;尊敬地對待﹑奉侍。
1.古時對他人母親的敬稱。
2.敬稱他人之妻。
1.謂斬衰﹐服期三年。
2.猶敬服。
1.對他人父親的敬稱。
1.對他人父親的敬稱。
2.對他人之家的敬稱。
1.尊大而剛強。
1.高貴。
2.指崇高的身分或地位。
1.對人妻子的敬稱。閣﹐內室。
1.稱人年齡的敬詞。
1.對人父親的敬稱。
2.敬稱尊長。
1.指八卦中的乾坤兩卦。
1.高官。
2.舊時對官員的敬稱。有時也用作對不相識者的敬稱。
1.尊敬貴者。
2.高貴。
3.莊重。
古代帝、后的名號漢高祖尊號高皇帝。
1.對人之父的敬稱。
1.尊崇厚待;尊貴優厚。
1.書信中問候對方起居等情況的敬詞。
1.指京城。尊﹐敬詞;華﹐京華。
1.猶至尊。多指帝﹑后及帝﹑后之位。
2.指父母長輩。
1.尊介。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衛于晉三千人﹐實紀綱之仆。"
1.尊介。
1.對對方的敬稱。不敢直稱其人﹐故指其車乘而言◇泛用于一般人。
1.尊崇輔助;尊崇鼓勵。
1.恣意觀看。
2.縱覽,博覽。
南北方向延伸山脈縱貫西部邊境。
1.長度與寬度。
1.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載宋趙抃為官清廉,清德服世,始除帥成都,單馬就道,以一琴﹑一鶴﹑一龜自隨,蜀人安其政◇自越再移蜀,先放鶴,過泗州渡淮,復投龜于淮。既入見帝。帝問"卿前以匹馬入蜀,所攜獨琴﹑鶴,廉者固如是乎?"后遂以"縱鶴放j"為居官清廉之典。
1.縱游于川壑中的魚。語出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論說無疑,翼乎如鴻毛遇順風,沛乎若巨魚縱大壑。"后遂以"縱壑魚"比喻身處順境,所至如意。
2.用以比喻身心自得。
①交錯電線縱橫密布。②奔放,馳騁,無阻礙無拘束筆意縱┖幔鐵騎縱橫。③合縱連橫,戰國時期策士游說諸侯的政治主張縱橫計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