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敬畏。
1.氣勢盛積。
2.憤怒郁結于心。
3.指郁積的怒氣。
1.曲折幽深貌。
2.郁勃回撓。
1.曲折幽深貌。
2.濃盛貌。
1.本指沒有內核的果實和未經加工的木料,借以比喻缺乏教養的人。
1.見"郁棲"。
1.即郁鬯。
1.蓬勃興起。
2.謂紛紛聳起。
3.勃然奮起。
1.郁鬯酒的香氣。
2.郁蒸之氣。
3.悶氣。
1.見"郁郁芊芊"。
1.殷切,急切。
1.盤屈。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后以稱代蛇。
2.屈曲貌。
3.形容攢聚之狀。
4.郁積,郁結。
1.高貌。
1.繁盛貌;興盛貌。
2.高出貌。
3.悠遠貌。
4.愁悶貌。
1.亦作"郁撓"。
2.深曲;紆曲。
1.猶紛擾。
1.悶熱。
1.古官名。
1.一種毒劍。
1.腐敗變質的肉食。
1.謂極為滋潤。
1.滯塞;不舒暢。
1.見"郁嵂"。
1.憂郁沉悶;憂悶陰沉。
1.謂凝聚山川靈氣而生。
1.郁茂,茂盛。
1.亦作"郁述"。
2.迂回曲折貌。
3.猶郁律。煙云上升貌。
4.悶熱。
1.見"郁術"。
1.斂縮貌。
1.憂思積聚貌。
2.引申為凝聚貌。
3.形容喜而未暢。
4.猶郁燠。暑氣蒸郁。
1.見"郁蓊"。
1.草木茂盛貌。
2.云盛貌。
1.形容香氣濃烈。
1.茂盛挺拔。
1.濃霧。
1.猶勃興。
1.茂密秀麗。
1.由于管腔受阻或管外受壓等原因,血液郁積于靜脈內。
1.滯塞不通;郁抑不暢。
1.亦作"郁鞅"。廣大貌。
2.形容濃密或積聚。
1.見"郁泱"。
1.謂用溫室培育蔬菜,人工催使成熟。孰,同"熟"。
1.抑郁不樂。
2.謂惆悵。
3.陰晦,幽暗。
1.喜悅貌。
2.憂思貌。
1.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謂生于太元之先,所以叫"元始"。南朝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道教天神分為七階﹐元始天尊列為第一階。
1.周代稱天子之士為元士。
2.指低級官吏。
3.佳士,優異之士。
4.明初給事中的別稱。
1.即玄室。墓室。
1.頭。
2.君主。
3.今亦用以稱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4.為首者,禍首。
5.創始人。 6.歲之始。
1.原書。
1.一種以毛竹為原料的紙張,出產于浙江富陽等縣。
1.宋代樞密使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