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窺視;偵察。
1.出自《左傳·成公十七年》公使覘之,信。
2.出自《宋書·顏竣傳》寇負力玩勝,驕黠已甚,雖云互市,實覘國情。
3.出自《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閣致仕薛公墓志銘》陵廟至重,非被使,何敢覘!
4.出自《聊齋志異·青鳳》生欲入覘其異。
5.出自《武漢戰紀》乙支隊不敢以孤軍深入,陣原地以覘敵情。
2.
觀看;觀察。
1.出自《丹砂可學賦》覘炫燿而可見,聽泬寥而有余。
2.出自《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游氛蕩無余,瑣細得盡覘。
3.出自《長生殿·聞樂》明河斜映,繁星微閃。俯將塵世遙覘,只見空蒙香霧。
4.出自《書信集·致鄭振鐸》擬以二十幅印成一本,名之曰《木刻紀程》,存案,以覘此后之進步與否。
1.猶禍根。
1.惡計。
1.禍害的根源。
1.禍害,災難。
1.鸮的別名。
1.災殃。
1.猶言禍在旦夕。
1.猶禍罪。
1.殃咎;罪愆。
1.指酒。
1.猶害人。
1.猶言禍盈惡稔。謂長期作惡犯罪,罪惡深重。
1.災禍與羞辱。
1.指災禍與死喪一類不幸的事。
1.災禍的開端。
1.桅社會。
桅性大的事情。
1.責其罪過;譴責。
1.猶禍機。
比喻引起禍患的人或事。
禍根。
1.猶禍階。謂禍之所由來。
1.指禍害所由產生的裂痕。隙,釁隙,嫌隙。
1.指死地。
1.猶禍隙。
1.災害。
災禍招惹~。
1.謂淫逸過度,則天降之以禍。語出《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蔡沈集傳"天之道,善者福之,淫者禍之。"
1.猶言罪惡累累。稔,喻積久。
1.禍殃。
1.災禍的根源。
1.災害;災難。
1.謂禍患來臨在即。旦夕,謂早晨或晩上,喻短時間。
1.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雕版,因謂濫刻無用的書為"禍棗災梨"。參見"梨棗"。
1.作禍殘害。
1.猶禍適。
1.惹禍的根源。
1.災禍與罪愆。
1.昏昧,糊涂不明。
1.糊涂。
2.蒙蔽。
1.迷亂變化。
1.迷惑。
1.迷惑。
1.迷亂之病。謂精神失常。
2.指沉湎女色,喪失心志之病。
1.佛教指塵世之煩惱,謂其害如箭之著身,故名。
1.以美色迷惑。
1.迷惑不解。
1.迷亂。
1.迷惑困擾。
受騙沉迷惑溺于聲色|抑何惑溺之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