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酋長,部落的首領。
2.
名詞
(盜匪、侵略者的)首領。
3.
名詞
(Qiú)姓。
1.
亦作“醔”。
2.
掌酒之官。
1.出自《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
3.
成功;完成。
1.出自《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2.出自《漢書·敘傳上》《說難》既酋,其身乃囚。
4.
聚集。
1.出自《太玄·玄圖》陰酋西北,陽尚東南。
5.
通“遒”。近,短。參見“酋矛”。
1.出自《周禮·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
2.出自《蘇氏演義》《世本》及《呂氏春秋》皆云蚩尤作五兵,謂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3.出自《平淮夷雅·方城》長戟酋矛,粲其綏章。
6.
見“酋酋”。指秋物成熟貌。
1.出自《太玄·中》次七,酋酋火魁頤,水包貞。測曰:酋酋之包,任臣則也。
7.
古稱部落的首領。
1.出自《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
2.出自《野獲編·兵部·西南諸捷》又如萬歷癸巳,緬酋多俺又反,陳用賓擒斬之。
3.出自《訄書·原人》若夫華夏而臣胡虜之酋者,寧自處於牧圉,操捶而從之,則謂之臣矣。
8.
古稱少數民族的部落。參見“酋種”。
1.出自《新唐書·傅良弼傳》異時蕃帳亡命來者,必償馬乃與,良弼至,皆執付其部,酋種歡懷。
9.
陳酒,久釀的酒。
1.出自《說文·酋部》酋,繹酒也。
2.出自《周禮·天官·酒正》昔酒
10.
引申指久熟、精熟。參見“酋臘”。
1.出自《國語·鄭語》毒之酋臘者,其殺也滋速。
11.
指掌酒的女奴。
1.出自《墨子·天志下》婦人以為舂、酋。
12.
見“酋酋”。高貌。
1.出自《洛中送冀處士東游》詩壇宇寬帖帖,符彩高酋酋。
2.出自《祭范潁州仲淹文》儒先酋酋,以節相侈。
13.
為魁帥的通稱。參見“酋魁”。
1.出自《三元里》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1.在一定的時間內,江﹑河﹑湖泊﹑水庫內存水的總量。
1.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全草入藥,味辛辣。也稱辣蓼。
1.田埂。
1.形容水往下直流的樣子。
①形容果物汁多味美水靈的水蜜桃。②形容形象美麗而機靈小姑娘有雙水靈的大眼睛。
1.形容漂亮而有精神。
2.形容潤澤﹑有生氣。
1.形容眼睛明亮有神或皮膚豐潤細嫩。
1.用水方面的法令法規。
1.謂水流迅急。
2.水流。
3.指向下流的水。
4.方言。指湖與田匯通的水溝。
5.見"水溜"。
1.形容明亮而靈活的樣子。
1.流動的水,流水。
2.江河的統稱。
1.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
2.比喻時過境遷。
1.見"水硫黃"。
1.水向濕處流,火往干處燒。謂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易.干》"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孔穎達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于地﹐先就濕處;火焚其薪﹐先就燥處。"后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1.喻時過境遷,人各一方。
1.硫黃的一種。
2.芡實的別名。
1.古指戰船。
2.救火用的引水工具。也稱救火機。
3.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長橢圓形,有葉柄,花黃色。生在沼澤等淺水之中。
1.自來水管出口上的開關。
①詞牌名。雙調,一百零二字,押仄聲韻。也有押平聲韻的。②曲牌名。有調無詞。為戲曲樂隊所用的伴奏樂曲。以嗩吶演奏,鑼鼓配合。
1.利用水力轉動的礱。礱,磨谷去殼的工具。
1.古代的一種計時器。盛水于銅壺,壺內置一刻有度數之箭,壺底有小孔,水下漏,視度數變化以計時。
1.水路與陸路。
2.水上與陸地。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與旱田。
4.指水中和陸地所產的食物。
5.水陸道場的簡稱。
1.即水陸道場。
1.佛教法會的一種。僧尼設壇誦經,禮佛拜懺,遍施飲食,以超度水陸一切亡靈,普濟六道四生,故稱。
裝有水上行駛裝置,能自身浮渡,可在水上和陸上使用的坦克。水陸坦克的浮力主要由密閉車體的外廓排水體積來保證。通常采用的水上行駛裝置有螺旋槳、噴水推進器,也可利用履帶劃水推進。主要用于強渡江河和登陸作戰。
1.舉行水陸道場的齋堂。
1.即水陸道場。
1.形容水濕淋漓的樣子。
1.水上航行的路線。
2.古代皇室貴族出行時,令人前導且灑水于路,謂之"水路"。
1.淺綠色。
1.以水流為動力的舊式機械裝置,用以帶動石磨﹑風箱等。
2.指排灌用的龍骨車。
用水輪機作為原動機的發電機。水流經過水輪機時,將水能轉換成機械能,水輪機的轉軸又帶動發電機的轉子,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而輸出。是水電站生產電能的主要動力設備。
將水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水力原動機。是水力發電站的主要動力機械。由轉輪、主軸、軸承和座環等組成。轉輪在水流作用下旋轉,并驅動主軸,帶動發電機轉子旋轉而發電。
1.水位下降。
2.方言。檐溝。
1.喻安穩。
水面降落下去,水中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顯露真相案子終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1.古代傳說中一種生在水中的怪獸。
2.水黽的一種。身褐色,腹白色,兩鬢,四足;常逆流疾步,輕快如飛。俗稱水劃蟲。
3.海馬的別名。見《本草綱目.鱗四.海馬》。
4.一種輕快的船。多供競渡用。
1.江河沿岸及港灣內,專供停靠船舶時上下旅客和裝卸貨物的處所。
1.見"水脈"。
1.見"水漫金山"。
1.指利用泥水淤塞造成的平原。
1.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法海禪師﹞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來尋夫﹐于是就水滿金山。"后用以形容大水彌漫。
1.水邊。
1.水閘。
2.臨水的城門。
3.臨水的柵門。
4.水管上的閥門。
1.英語cement的譯音。水泥,亦指混凝土。
2.借指水門汀的路或地。
1.指茶飯。
1.謂未進飲食。
1.見"水米不黏牙"。
1.見"水米無交"。
1.比喻彼此經濟上沒有往來。舊時指官吏為官清廉,無所取于民。
2.多指互不相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