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背小孩子用的寬帶子、被子和毯子等。
1.
背負嬰兒用的寬帶。
1.出自《說文·衣部》襁,負兒衣。
2.出自《論語·子路》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2.
用背負嬰兒的寬帶背負。
1.出自《新書·胎教》成王生,仁者養之,孝者襁之。
2.出自《大戴禮記·保傅》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
3.出自《憂旱賦》肆負耇而襁幼兮,或轉徙而亡匿。
3.
穿錢用的繩索,借指錢貫。參見“襁屬”。
1.出自《新唐書·魏征傳》市物襁屬於廛,遞子背望於道。
1.傳說中的鳳屬之鳥。常用以比喻高賢之人。
1.見"駌鴦牃"。
1.方言。一種用粗篾絲編的畚箕。
1.鴛鴦與鳳凰。皆為珍禽瑞鳥。比喻有識之士。
2.比喻佳偶。
1.鹓鷕和鴻雁。比喻賢人。
2.比喻同僚。
1.即鴛鴦湖。
1.夫妻或情人之間的相會。
1.見"鴛鴦機"。
1.鴛鴦和鷺鷥。
2.鹓鷺。比喻朝臣。
1.猶言鴛鷺行。
1.比喻僚友。
1.比喻朝官的行列。鹓和鷺止有班,立有序,故稱。
①比喻同僚。②指配偶夢魂凝想鴛侶。
1.鹓與鸞。皆鳳屬。
2.比喻賢人。
3.比喻朝官﹑同僚。
4.指情侶。
5.漢宮殿名。
1.指男女間關于情愛之事的盟誓。
1.見"鴛鴦夢"。
1.見"鴛鴦偶"。
1.鹓排。指朝官的班行。
1.指配偶。
1.繡有鴛紋的絲織品。
1.繡有鴛鴦的被子。亦指夫妻共寢的被子。
2.指一種特制的闊被。
1.鴛紋的被子和繡花的帳幃。
1.喻夫妻共眠。
1.比喻男女恩愛之情。
1.用對稱的磚瓦砌成的井壁。亦借指井。
1.鴛鳥美麗的羽色。
1.指中書省。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機要,唐因之。
1.即連理樹。
1.即鴛鴦瓦。
1.猶鴛帳。
1.華美的帷帳。
1.鴛鴦樣的紋飾。
1.織有鴛紋的薄綢。
1.繡有鴛鴦的鞋子。
1.見"鴛鷺行"。
1.猶鴛鷺行。
1.古代行刑時左右輪流笞打的板子。
1.繡有鴛鴦的錦被。為夫妻共寢之用。
1.古代形似鴛鴦的焚香餅。一餅之火,可終日不滅。
1.見"鴛鴦濼"。
1.即鴛鴦牒。
1.藥草名。即忍冬,又稱金銀花。蔓生,初夏黃白花對開,兩兩相對,故名。
1.即鴛鴦牒。
1.即鴛鴦板子。
1.即鴛鴦鈿帶。
1.謂一組兩盞并懸的燈籠。
1.繡有鴛鴦花紋并用金﹑銀﹑介殼鑲嵌的衣帶。
1.漢未央宮殿名。
2.泛指皇后所居宮名。
1.舊謂夙緣冥數注定作夫妻的冊籍。
1.畫有男女偶像的符箓。蠱術之一種。舊時迷信者欲以此為魘魅絕人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