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涼;寒冷。
2.
形容詞
形容冷落蕭條。
3.
形容詞
悲傷;愁苦;難過。
1.
寒冷;冷清。
1.出自《左傳·昭公四年》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2.出自《思玄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清泉冱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
3.出自《西閣雨望》詩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
2.
同“悽”。悽涼悲傷。參見“凄而”。
1.出自《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人亦有言,靡哲不思,矧伊嬿婉,胡不凄而。
3.
通“萋”。見“凄凄”。
1.出自《關尹子·三極》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凄凄然。
2.出自《道路憶山中》詩凄凄《明月》吹,惻惻《廣陵散》。
3.出自《懷忠賦》思凄凄而填臆,淚淫淫以盈目。
4.出自《金蓮記·同夢》休文腰瘦,問飛鴻何方逗留?料空林秋葉凄凄,恨池塘青草悠悠。
5.出自《歲暮》詩良友日零落,凄凄獨無伴。
4.
同“淒”。
1.神人等級之一。泛指神仙。
2.隱居。
3.指隱者。
4.隱沒身體不使人見。
5.沉淪﹐埋沒。
1.謂掩蓋真相不讓人知道。
1.隱居的茅舍。
1.隱匿冒充。
1.消失﹔散失。
2.吞沒﹐貪污。
1.隱匿﹔欺蒙。
2.指暗昧不明的事。
1.隱居的約言。
1.猶隱語。
2.謎語。
1.見"隱秘"。
1.謂不知不覺﹐自然而然。
2.隱藏。
3.秘密﹐神秘。
1.隱沒消失。
1.古代自附于貴族豪強之家的貧民。
2.猶隱士。
1.隱忍著憂傷。閔﹐通"憫"。
2.謂無形跡。
1.謂隱居不得志而憂傷。
2.憂嘆貌。
1.憐憫。
1.同"隱姓埋名"。
1.謂深沉含蓄。
1.安靜恬退。
2.指安靜恬退之士。
3.沉默不出﹔緘默不言。
1.謂隱匿其智謀。
2.密謀﹔陰謀。
1.供人倚憑的軟囊。猶今之靠枕﹑靠褥之類。
隱藏躲起來將身子隱匿在屏風背面。
1.即聶隱娘。唐傳奇中女俠。
1.隱匿真相。
1.遮蔽。芘﹐通"庇"。
1.偏遠。
2.冷僻﹔生僻。
1.掩藏隱蔽。
1.猶憂戚﹐哀戚。
1.隱瞞欺騙。
1.凸出﹐高起。
1.猶怨恨。
1.竊竊私語。
1.謂親自審查。
2.謂親自撫恤。
1.謂夫妻關系不和諧。
1.隱瞞情況。
2.難言的事情。
3.審度情勢。
1.幽深曲折。
2.鮮為人知的苦衷﹐難言之隱。
3.指房事。
4.指陰部。
1.冤屈。詘﹐通"屈"。
1.見"隱若敵國"。
1.隱逸之人。
藏在心里,勉強忍耐恬退隱忍|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
1.亦作"隱忍不言"。
2.克制忍耐﹐不向人發泄﹑透露。
1.見"隱忍不發"。
1.見"隱煣"。
1.矯揉彎曲竹木等使平直或成形。
1.語本《史記.游俠列傳》﹕"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后因以"隱若敵國"指對國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
1.堵塞。
2.掩飾﹐掩蔽。
1.猶隱痛。
1.隱居的房舍。
1.暗寓其事﹔影射。
2.暗中漁利。
1.不露身份。
2.猶隱居。隱而不出。
3.隱蔽身體。
4.隱匿身形。
1.傳說拿在手里便能使身體隱沒不見的草。泛指掩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