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用雙手捧東西。
2.
量詞
量詞,用于兩手能捧起的東西。
1.
手捧。參見“抔飲”。
1.出自《聊齋志異·河間生》翁自下樓,任意取案上酒果,抔來供生。
2.
量詞。相當于“捧”、“把”。
1.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2.出自《七哀詩》毀壤過一抔,便房啟幽戶。
3.出自《新唐書·陳子昂傳》儻鼠竊狗盜西入陜郊,東犯虎牢,取敖倉一抔粟,陛下何與遏之?
4.出自《茶香室三鈔·徐蘭》未知此一抔香土,尚在真娘墓畔否。
5.出自《慘霧》當時他自己抓了一抔地上的泥土,放在傷處,以后就暈去了。
1.遵循常規。
2.經常;通常。
1.草率寫成。
1.自始。
1.順從;遵循。
2.跟從。
1.坦率豁達。
1.古代為死者著衣畢,再加于尸的大帶。
1.唐代的一種雜稅,即對富戶按其財產的比率強制舉債。
1.謂以自身的表率行為對他人進行教導。
2.率領。
1.爽直。
1.遵循正道。
1.謂遵循前人之德。
1.常法。
1.大多。
1.猶率割。
1.語出晉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本謂文思敏捷,成文迅速◇稱草率成文為"率爾操觚"。
1.無足輕重的人。
1.遵循法度。
1.相率而服從。亦指順服。
1.古官署名。秦設,漢因之。晉有五率府,即左衛率﹑右衛率﹑前衛率﹑后衛率和中衛率。南北朝及隋迭有因革,至唐乃有十率府。皆太子屬官,掌東宮兵仗﹑儀衛及門禁﹑徼巡﹑斥候等事。宋不常設,明廢。
1.相率割剝。
1.即率更令。
2.指唐書法家歐陽詢。詢曾任率更令,故稱。
3.指歐陽詢的法書。
1.古官名。秦置,漢因之。為太子屬官,掌漏刻。晉主宮殿門戶及賞罰之事,職如光祿勛﹑衛尉。隋掌伎樂漏刻。唐稱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四》。
1.唐書法家歐陽詢曾任太子率更令,故稱其書體為率更體。
1.古代天子欲勸天下務農,為表示身先天下,故于孟春之月親耕籍田,謂之率耕。
1.因襲古代。
1.歸順。
1.放情,任性。
1.猶律己。
1.計算。
1.簡約。
1.敏捷健壯。
1.帶領。
1.實行教化。
2.遵從教導。
1.猶言都是。
1.謂遵循舊制。語出《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1.輕易而就。
2.隨便。
1.杰出,特異。
1.按比率捐錢。
1.計算刻度。
1.隨口;順口。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猶統率。
1.遵循禮法。
1.亦作"率勵"。
2.率領督促。
3.激勵,勉勵。
1.見"率厲"。
1.搜刮聚斂。
1.正直。
1.帶領。
2.猶領屬。
1.簡陋。
1.遵循禮法。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