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痞積,痞塊,手可以摸到的肚中硬塊,因脾臟腫大而引起。敗血病、黑熱病、傷寒病、慢性瘧疾等都會發生這種癥狀。
2.
名詞
(~子)流氓,無賴。
1.
亦作“脴”。
2.
指胸腹內郁結成塊的病。
1.出自《傷寒論·太陽病中》傷寒大下后,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2.出自《明皇雜錄·逸文》臣馳馬大庾嶺,時當大熱,既困且渴,因于路旁飲野水,遂腹中堅痞如石。
3.出自《贈約之》詩君胸寒而痞,吾齒熱以搖。
4.出自《分甘馀話》皮硝入雞腹中,煮食消痞。
3.
惡棍;流氓無賴。參見“痞子”。
1.出自《五月的礦山》這一次,他由一個什么人全輕視過他的“痞子”,竟當了乙等勞動模范。
2.出自《清明時節》這是那個痞子漏勺子老七,羅府上的清客。
3.出自《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國民黨右派說:“農民運動是痞子運動,是惰農運動。”
4.
猶壞、不好。
1.出自《顧問官》﹝軍法長﹞這時節已輸了將近兩百塊錢,正以為是被身后那一個牽線把手氣弄痞了,不大高興。
5.
猶壓,欺壓。
1.出自《王興發夫婦》“總歸是!”他忽然大聲說,指著王家幺嫂,彎下腰去,“你這個女人么,狡猾不過我!我這些人嘛,你問問看,都是出名的痞子!只有我這些人痞別個,未必你還想痞我!”
1.凄涼愁苦。
1.凄涼孤單。
1.猶凄涼。
1.悲悼。
1.凄楚感動。
1.寒冷。
1.猶凄絕。
1.凄愴。
2.寒涼。
1.悲傷流淚。
1.寒風。
2.西南風。
1.見"凄風苦雨"。
1.見"凄風苦雨"。
1.語本《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原以"凄風苦雨"形容天氣惡劣,后亦比喻境遇凄涼悲慘。
1.見"凄風苦雨"。
1.凄惻感慨。
1.悲歌。
1.猶凄咽。
1.寒冷。
1.見"凄艷"。
1.猶哀怨。
1.悲思。
凄慘惶恐倍覺凄惶|臉上滿含著凄惶的顏色。
1.匆遽不安。
1.悲愴激揚。
1.寒涼而迅急。
1.凄涼孤寂。
1.形容寒而急。
1.凄哀警策。
1.凄涼而靜穆。
1.形容目光明亮而冷峻。
1.傷感而眷戀。
1.謂極度凄涼或傷心。
1.悲嘆。
1.凄涼痛苦。
1.凄清高朗。
1.寒涼;悲涼慘淡。
①凄清寒冷凄冷的夜風吹得他直打哆嗦。②凄涼冷落荒涼凄冷的村落。
①聲音凄涼而尖厲寒風凄厲。②寒冷凄厲的冬天。
1.凄婉清麗。
1.見"凄唳"。
1.亦作"凄戾"。
2.形容聲音凄切悲哀。
1.粗話。猶怨氣,閑氣。
1.亦作"鳥槍"。
2.舊式火槍。今指貯以鐵砂的獵槍。
3.汽槍。
1.見"鳥槍"。
1.粗話。逞強之意。
1.飛鳥。
1.鳥飛無路。形容處境困難。
1.泛指小鳥。
1.玩鳥的人。
1.如鳥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