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邪惡,也指邪惡的人。
2.
名詞
惡因,惡事。
3.
形容詞
〈書〉不忠或不孝。
1.
亦作“孼”。
2.
地位低賤。參見“孽妾”。
1.出自《新書·孽產子》繡衣經履,偏諸緣,入之閑中,是古者天子后之服也,后之所以廟而不以燕也,而眾庶得以衣孽妾。
3.
歧視;懷疑。
1.出自《管子·版法》天植正,則不私近親,不孽疏遠。
2.出自《漢書·晁錯傳》通關去塞,不孽諸侯。
4.
災害,災禍。
1.出自《詩·小雅·十月》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2.出自《典引》俾其承三季之荒末,值亢龍之災孽。
5.
罪孽,罪過。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多情彼此難割舍,都緣只是自家孽。
2.出自《楹聯》壯心尚未酬,空向金城悲綠柳;前身得何孽,欲搔短發問青天。
3.出自《紅樓夢》〔麝月〕啐道:“少作點孽兒罷!”
4.出自《桃花扇》那我不能陪你下地獄,今世造了孽,應當修修來世。
6.
惡;邪惡。參見“孽報”、“孽類”、“孽黨”。
1.出自《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據他(釋迦牟尼)老先生的教訓,則做詩便犯了“綺語戒”,無論道德或不道德,都不免受些孽報,可怕得很的!
2.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天下未定,孽類猶存,士民勤苦,誠所貫知。
3.出自《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扶桑落日之濱,妖朋蟻結;孤竹尋云之際,孽黨蜂騰。
7.
指作亂或邪惡的人。
1.出自《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因東師之獻捷,就海孽之賄賂。
2.出自《與鄂州柳中丞書》淮右殘孽,尚守巢窟。
3.出自《與人書》書中確載有隱叛與中興等情,或宦孽通奸,或匹夫起義,小則謗??,大則悖逆。
8.
為害,使受憂患。
1.出自《楚辭·天問》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2.出自《呂氏春秋·遇合》賢圣之后,反而孽民。
3.出自《史記·天官書》土為憂,主孽卿;大饑,戰敗,為北軍,軍困,舉事大敗。
9.
忤逆,不孝順。
1.出自《新書·道術》子愛利親謂之孝,反孝為孽。
10.
受傷之鳥。
1.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
2.出自《資治通鑒·后梁均王貞明六年》??等宵遁
11.
見“孽孽”。裝飾華麗貌。
1.出自《詩·衛風·碩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2.出自《東觀賦》東觀之蓺,孽孽洋洋。
3.出自《黃澤辭》皇人孽孽,其馬噴雪,我心如結。
12.
通“糵”。
1.出自《漢書·司馬遷傳》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仆誠私心痛之。
13.
通“孼”。分枝;幼芽。
1.出自《呂氏春秋·辯土》厚土則孽不通,薄土則蕃轓而不發。
2.出自《吹劍錄外集》天之生物,自孽而條、自華而實,特造化之小者爾。
14.
舊時指庶子或旁支。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上十一》長少無等,宗孽無別,是設賊樹奸之本也。
2.出自《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公子鱄辭曰:“夫負羈縶,執斧锧,從君東西南北,則是臣仆庶孽之事也。”
3.出自《白虎通·誅伐》欲言庶奪嫡,孽奪宗,引奪其位。
4.出自《新唐書·史朝義傳》朝義孽長子,寬厚,下多附者。
15.
指后代。多含貶義。
1.出自《逸周書·成開》今商孽競時逋播以輔,余何循。
16.
指邪氣。
1.出自《漢書·息夫躬傳》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17.
通“櫱”。萌生,產生。
1.出自《明史·李敏吳世忠等傳贊》盛極孽衰,國計坐絀。
18.
喻指敗將。
1.出自《戰國策·楚策四》今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
1.形容喧鬧。
1.龍行貌。瀋,通"蠖"。
1.原謂廓落。引申謂淪落失意。
1.水大貌。
1."轉關瀋索"的省稱。古樂府琵琶曲名。
1.波浪相激。
1.猶言肺腑﹐比喻誠意。
腎臟功能極度衰退。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患者來勢迅猛,以少尿、酸中毒、尿毒癥和電解質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常因嚴重創傷、休克、藥物中毒、腎實質病變、尿路梗阻性疾病等引起。慢性患者為各種慢性腎病引起腎臟嚴重損害的結果。
腎盂、腎盞內發生結石的一種疾病。結石成分多數為草酸鈣,其次為磷酸鹽,少數為尿酸及尿酸鹽。主要臨床表現為腎絞痛及血尿,有梗阻時可致腎積水。
1.中醫指陰囊。
1.中醫以為五臟各有氣﹐腎氣為先天之根本﹐關系人的生長發育和壽夭。
一種內分泌腺。在人體,分別位于左、右腎的上端,左側為半月形,右側為三角形,與腎共同包裹在腎筋膜內。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皮質產生的腎上腺皮質激素,與糖、蛋白質、鈉、鉀的代謝有關。髓質產生的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素,有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速、血壓增高和血糖升高等作用。
1.即腎臟。中醫以五行之說釋五臟﹐腎屬水﹐故稱。中醫亦以指腎中所藏的陰精。
2.中醫病名。
又稱腎虧”。指腎臟精氣虧損的病理現象。由先天不足、后天房勞以及久病腎精耗傷太過所致。腎臟的陰精即腎陰,腎臟的陽氣即腎陽。腎陰、腎陽是全身五臟六腑陰、陽的源泉。全身其他臟器的病變,到最后都要久病及腎”,因而在各種慢性病的后期都可出現腎虛。
1.腎臟發炎的病癥。病原體主要為鏈球菌。癥狀一般有尿中出現紅血球和蛋白﹐尿量減少﹐血壓升高﹐水腫﹐頭痛﹐惡心等﹐嚴重時有心力衰竭或尿中毒等表現。急性腎炎多見于幼兒﹐大都能完全復原﹐少數轉成慢性。慢性腎炎多見于成人﹐病程遷延﹐不易恢復。
1.什么。
1.怎樣。
2.哪般,什么樣。
1.很齊全;很周到。
1.很疲憊。
2.謂深受損害。
3.重病。
分辨率比射電望遠鏡更高的接收和研究天體射電波的設備。采用兩個或多個長度達幾千至幾萬千米的接收天線,分別在同一時刻接收同一天體發出的射電波,并各自記在磁帶上,然后把磁帶直接送入信息處理系統處理。其分辨率高達萬分之幾角秒。常用于測定天體(射電源)的精確位置和亮度分布等。
1.什么。
1.甚的,什么。表示不滿或責難。
2.用以表示虛指或疑問。
1.甚的,什么。
1.很美。
1.甚至。
1.用以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進一層達到某種程度。
1.同"甚而至于"。
1.什么要緊。
1.大口。《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晰,鬷須眉,甚口。"孔穎達疏"甚口,大口也。"一說謂很有口才。林堯叟注"甚口,甚有口辯。"沈欽韓補注"甚口,言其善罵。"
代詞。什么若問無眼人,這個是甚么|江上濃霧彌漫,甚么也看不見。
代詞。什么若問無眼人,這個是甚么|江上濃霧彌漫,甚么也看不見。
1.同"甚"。
1.甚么,什么。
1.甚么,什么。
1.詈詞。
1.甚至。
1.同"甚而至于"。
1.謂設置極為完備。
1.猶言非常。
1.確實。
2.甚是,極為。
1.極為,很是。
1.謂衣著過于寬大不稱體。
2.過分。
1.極為喧嘩擾攘。
《左傳·成公十六年》載楚國與晉國交戰,楚王登車窺探晉軍,對身邊的侍臣說甚囂,且塵上矣。”意謂晉軍中甚是喧鬧,塵埃飛揚◇以甚囂塵上”比喻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
1.很好,極好。
1.極言,極力表明。
1.什么意思。
1.驟雨,大雨。
1.指情況比較嚴重或突出的人或事。
也作甚或”。①連詞。用在并列詞語最后一項之前,表示突出這一項對于這個問題,好些人還不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②副詞。強調突出的事例這個古字甚至字典上也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