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滿,遍。
2.
副詞
〈書〉更加;越發(表示程度加深)。
3.
名詞
(Mí)姓。
4.
動詞
填滿;遮掩。
1.
亦作“镾”。
2.
廣。
1.出自《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結根彌於華岱,直指高於九疑。
3.
終極。
1.出自《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
2.出自《文選·王粲〈登樓賦〉》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3.出自《東方兵事紀略》倭彌不允,乃拒送蔭桓等長崎,始罷議旋滬。
4.
久遠;久經。
1.出自《楚辭·招魂》容態好比,順彌代些。
2.出自《逸周書·謚法》彌,久也。
3.出自《胡栗賦》彌霜雪而不凋兮,當春夏而滋榮。
5.
彌封;彌補。參見“彌封”、“彌縫”。
1.出自《舊五代史·晉書·吳巒傳》其子殺人,以重賂償之,其事方解,尋為州吏所恐,又悉財以彌其口。
2.出自《齊東野語·王魁傳》御試舉人,設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彌之,以送覆考再定。
3.出自《籌洋芻議》恐商利之未饒也,則酌撥漕糧而彌其闕乏。
4.出自《二心集·〈進化和退化〉小引》此書首尾的各兩篇,即由新蘭麻克主義立論,可以窺見大概,略彌缺憾的。
6.
益;更加。
1.出自《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2.出自《論衡·書解》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文)彌明。
3.出自《詠織婦》弄機行掩淚,彌令織素遲。
4.出自《權書·六國》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5.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鞠躬盡萃心彌固,鞅掌劬勞志益專。
6.出自《書信集·致蔣抑卮》形不吊影,彌覺無聊。
7.
姓。春秋衛有彌子瑕。參閱《通志·氏族三》。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史記》彌氏,姬姓。史記衛公孫彌牟,彌牟孫子瑕。以王父字為氏。
8.
遍;滿。
1.出自《周禮·春官·大祝》國有大故天災,彌祀社稷禱祠。
2.出自《楚辭·大招》茝蘭桂樹,郁彌路兮。
3.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4.出自《井岡山巡禮》詩陽光彌六合,紅星萬古丹。
1.明亮閃光。
1.泛指粗陋的飯食。
1.清代五品文官的頂戴。
1.光亮。
2.比喻神彩。
3.猶精光。形容干凈,一無所有。
1.光華;光彩。
1.光亮閃耀。
1.明亮閃光貌。
1.水晶簾子。形容其華美透亮。
明亮玻璃窗擦得晶亮。
1.明亮的燈籠。
2.喻明察。
1.指月亮。
1.指月亮。
1.亮光透入。
即半導體二極管”(56頁)。
用鍺、硅等晶體制成的電子管。優點是體積小、不怕震、耗電少,在無線電技術中用來整流、檢波、放大等。
顯示晶體管特性曲線和特性曲線族的儀器。由掃描系統、階梯波系統和顯示系統組成。可顯示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的低頻動態特性,包括反向擊穿特性。
1.澄澈明亮的天空。
1.明亮華美。
1.光亮耀眼。
1.謂酒后話多。
酒和女色沉湎~ㄧ~之徒。
1.指陰雨天氣。
2.指酒和女色的氛圍或場景。
1.酒食。
1.猶酒杯。
1.酒店。
1.猶酒會。
1.古代陶制盛酒器。
1.指酒量大的人。
1.量酒的器具。
1.賣酒的人;酒店中的伙計。
1.《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后指清酒為"酒圣"。
2.謂豪飲的人。
1.酒后的過失。
1.有機化合物。無色晶體,味很酸,溶于水﹑酒精和乙醚。葡萄和梨中含量最多,有助消化和緩瀉作用。供制藥品﹑媒染劑﹑發酵粉等。也叫果酸。
1.謂朝夕宴飲,疲于應酬,以為苦事。
1.謂酒肉朋友互相邀請吃喝玩樂。語本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1.古代宴飲時主持酒政的人。
1.古代城中賣酒的市場。
2.酒家;酒店。
1.釀酒的法式。
1.猶酒力。
1.謂酒后之快意。
1.果實能作造酒原料的樹。多指椰子樹。
①酒和汽水等飲料餐廳備有二十多種~。②〈方〉指酒席辦了兩桌~。
1.政府對酒所征收的稅。
1.想喝酒的情懷。
2.表示酒后的情懷。
1.即酒嗉子。
〈方〉細而高的盛酒用的器皿,口向外張開,頸細,底大,沒有柄,多用錫或陶瓷制成。
1.即酒籌。
1.猶酒意。
2.飲酒的地方。
1.放酒器的承盤。
2.可供宴飲的亭臺。
1.造酒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