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劉公宅翰林諸寮修瀛洲之會限韻得詩四首 其四
烹茶燒竹坐談經,正愛清香滿戶庭。賴有琴觴能遣俗,都無案牘可勞形。上林梧竹棲群鳳,東壁文章紀二星。他日漢家麟閣上,愿期勛業在丹青。
烹茶燒竹坐談經,正愛清香滿戶庭。賴有琴觴能遣俗,都無案牘可勞形。上林梧竹棲群鳳,東壁文章紀二星。他日漢家麟閣上,愿期勛業在丹青。
兄弟分飛各一方,
老來分袂苦多傷。
兩行別淚江湖遠,
五月征車岐路長。
休嘆伯鸞甘寂寞,
所欣楊惲好文章。
北歸會有相逢地,
只恐塵埃發易蒼。
寒窗寫就白云篇,客至研茶手自煎。
儒佛故應同是道,詩書本是不妨禪。
長松千尺巢云鶴,寒嶠三更嘯月猿。
請以篇章為佛事,要觀半偈走人天。
乃翁風節老彌堅,
嗣子清修學有傳。
為愛詩書賢事業,
肯羞葛練拙包纏。
經年上國勞歸夢,
一棹寒流放去船。
飽讀陳編勤筆硯,
書來寄我好文編。
塞上寒羊剪氈毛,
軟于春絮膩于膏。
虀鹽倦客愁無褐,
詩禮將軍許贈袍。
雅服何妨冠蘇帽,
瘦腰兼稱束郿絳。
想公封寄應多憾,
不掛長身襯佩刀。
丈席他年聞至言,
艱難不敢墜周旋。
文詞老去真何益,
道妙平生薄有緣。
人事眼前惟欲睡,
丹經肘后更難傳。
清秋一室林泉好,
灑掃思為杖屨先。
東皇無處著繁華,
亦復分張到我家。
他日老蒼悲敗枿,
今晨嫩綠出新芽。
禿翁承弁纖纖發,
村婦縈鬟草草花。
桃李蹊中人絕跡,
綠陰門巷正藏鴉。
故苑芳華路已迷,連昌宮闕露沾衣。
繁華冠蓋當時事,戰伐山河萬古悲。
野色蒼涼新雨地,秋聲蕭瑟夕陽枝。
塵埃未有東歸計,天畔登臨且賦詩。
日烘煙柳軟于絲
桃李成塵綠滿枝
芳草有情隨處好
落花無頼信風吹
關心傷感知何處
過眼芳菲能幾時
一病春來妨痛飲
遣愁惟有強裁詩
白發青衫困宦游,
相逢不復話封侯。
少年壯氣青云上,
投老生涯一醉休。
獻璞誰憐藏美玉,
惡聲不至為虛舟。
從來滿卷新詩句,
寫取淮天萬里秋。
海上西風八月涼
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漁樂
山路秋晴松栢香
隔水飛來鴻陣闊
趁潮歸去櫓聲忙
蓬萊方丈知何處
煙浪參差在夕陽
蒼鳩呼雨屋東啼
麥穗初長燕子飛
竹里人家雞犬靜
水邊官舍吏民稀
溪聲夜漲寒通枕
山色朝晴翠染衣
頼有西鄰好詩句
賡酬終日自忘機
少年居士正安禪,
法是懷公門下傳。
已解出塵金里鑛,
何妨離欲火中蓮。
苦心參道嗟予晚,
極口隨機恃子憐。
若許維揚傍仁里,
一廛須買許行田。
放逐江湖一釣舟,
蕭條故國又逢秋。
炎涼始信來如舊,
歲月相催逝不留。
日落千蛩喧戶牖,
風高一雁下汀洲。
地無積潦蟾華好,
誰買新醪作夜游。
鳳歷開三葉,
中原正偃兵。
端居思道妙,
順動展精神。
函谷傳經后,
渦陽舊宅新。
龍蟠泉不竭,
丹養檜長生。
鸞鶴迎黃屋,
煙霞避翠旌。
琳瑯千佩玉,
貔虎萬屯營。
邃殿仙容儼,
靈庭盛禮行。
書留河上語,
碑勒大夫名。
歌罷秋風晚,
弓遺藥鼎成。
句陳嚴舊寢,
輦道接新耕。
日落重樓影,
天寒暮鳥聲。
異時懷往事,
千古有余情。
年來萬事付禪宗,兩鬢雖青心已翁。
欲借一廛希許子,更將五斗繼無功。
春來行樂君應厭,老去裁詩我未工。
聞道瑯邪山色好,為題新句寄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