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
故苑芳華路已迷,連昌宮闕露沾衣。
繁華冠蓋當時事,戰伐山河萬古悲。
野色蒼涼新雨地,秋聲蕭瑟夕陽枝。
塵埃未有東歸計,天畔登臨且賦詩。
故苑芳華路已迷,連昌宮闕露沾衣。
繁華冠蓋當時事,戰伐山河萬古悲。
野色蒼涼新雨地,秋聲蕭瑟夕陽枝。
塵埃未有東歸計,天畔登臨且賦詩。
舊日的園林芳華已逝,路徑早已模糊難辨;連昌宮的宮闕在晨露中,沾濕了我的衣襟。當年的繁華盛景、權貴往來不過是過眼云煙;戰亂留下的山河創傷,卻是萬古難消的悲愴。雨后郊野一片蒼涼,秋風吹過夕陽下的樹枝,更添蕭瑟。我仍未定下東歸的計劃,暫且在這天邊登臨,寫下這首詩。
故苑:舊日的園林,指福昌一帶的唐代皇家園林。
連昌宮:唐代行宮名,位于福昌縣(今河南宜陽),安史之亂后逐漸荒廢。
冠蓋:官員的冠服與車蓋,代指權貴階層。
戰伐:戰爭,此處指安史之亂等動蕩。
塵埃:比喻世俗紛擾或旅途奔波。
東歸:可能指歸鄉或返回京城的計劃。
福昌為唐代連昌宮所在地,安史之亂后漸趨荒廢。詩人登臨故地,目睹宮苑殘景,結合中晚唐戰亂頻仍的社會背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嘆歷史興衰、抒個人漂泊之思。
全詩以故苑衰敗為引,串聯歷史繁華與戰亂創傷,借秋景烘托悲緒,既展現中晚唐山河破碎的時代縮影,又隱含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感慨,是一首融歷史感與個人情于一體的沉郁之作。
曾倚云林搆石堂,歸來三徑未全荒。簾分野色千峰暗,日轉庭陰萬堞黃。蕓閣霞開緗帙滿,花臺雨散墨池香。莫言地僻相過少,握手偏憐故意長。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玉驄金勒紫絲鞭,踏碎落花天。大道高樓,畫橋深巷,多少買春錢。香車經過朱門處,擲果有人憐。二十年來,京華如夢,白發已三千。
靡靡江蘺草,熠熠生河側。皎皎彼姝女,阿那當軒織。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顏色。良人游不歸,偏棲獨支翼。空房來悲風,中夜起嘆息。
閑功課,日日沒爭差。嬌女自鈔花外集,老妻學踏自由車。卒業兩些些。
四峰雷送雨,短袷怯春寒。遣興偏宜酒,憑虛共倚欄。泉聲和澗底,樹色隱云端。喜得看山伴,陰晴總壯觀。
九日湖樓把酒卮,拒霜黃菊斗芳菲。五逢吳越重陽節,白首柯山未許歸。
今晨尺書至,令我寸心寬。老去光陰速,人生會合難。竹輿云洞暖,釣艇玉溪寒。小憩饒陽否,吾衰合掛冠。
聞君已得歸山請,顧我方當絕跡時。欲葺止齋猶未就,篋中應有草堂資。
飛龍闕下黃門士,辭卻蒼生向草萊。浮世幾年憂路迫,青山終日對花開。三洲黃鵠難相并,八月仙槎浪自回。云谷漫漫閉風雨,綠莎侵上子真臺。
伊園好,寸草向春暉。永憶射湖棲隱地,晨馨夕絜戀庭闈。曾補白華詩。伊園好,宛在薜蘿叢。修竹便娟涵太古,一龍一虎且從容。道不以聲通。伊園好,秋色在東籬。絢爛幾經歸冷淡,陰凝方始慎幾微。此義更誰知。伊園好,一室小于舟。載取圖書虹貫月,底須人海更湛浮。容與任天游。伊園好,喬木幾經秋。朱萼絳趺歌粲粲,謝家玉樹冠南州。式好永無尤。伊園好,如締漢陰交。力少功多成世運,機心機事日相高。抱甕敢辭勞。伊園好,靜待月華明。照澈大千諸色相,我人生佛了無營。何用學無生。伊園好,一撫少文塵。萬里河山同聚米,百年身世本勞薪,等是倦游人。
孤燈如露螢,熠熠北窗下。我亦氣僅屬,厭厭迫衰謝。平生更事熟,生死等晝夜。行年八十五,八十九已化。雖云病惱侵,處此亦閑暇。人扶時出門,清溪帶茆舍。一鴉振羽鳴,窗色忽已縞。眾鳥次第來,各矜語言好。病夫正擁被,宛若兒在褓。跣婢職衣襦,丫童謹除掃。紅日已入簾,吾豈尚恨早。悠然一杯粥,頑鈍聊自保。少時揣無才,一意守貧賤。窮閻依馬磨,小石寫驢券。中年更可笑,憔悴客異縣。何曾得一飽,塵土空滿面。即今況已病,百衰相俱見。雖然亦自重,未忍悲秋扇。
碧天如水河漢流,洞房蟋蟀鳴高秋。百尺枯桐掛西月,一聲孤雁度南樓。徘徊獨步愁長夜,孤妾空閨誰與儔。悠悠閑卻雙鴛枕,颼颼不煖孤衾裯。手寒燈下裁書劄,目斷天涯無便郵。念君萬里隔胡越,我欲從之河無舟。河無舟,將奈何,為君一曲彈空篌。鹍弦轉撥相思調,不道相思更起愁。相思一夜頭欲白,我姑酌酒聊銷憂。
莫將橫笛衒柯亭,豈解穿云裂石聲。湘水老翁那復見,世間誰數呂筠卿。
山水能娛人,清氣溢方州。曳杖僧坊側,積潦看橫流。風光草際變,云物天中浮。士豈悉慕藺,吾其不夢周。緬邈五柳陶,歸來事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