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寅范伴闇報遷計部招集南署水亭
湖色媚空亭,春流溁以膩。濛雨抹煙鬟,初晴露山髻。宛在鏡中行,憑欄騁嘯睇。良友愜清游,同官如同氣。寒氈促膝多,樽酒論文細(xì)。遷喬有好音,戀舊未忍棄。新柳弱依依,似把游人系。潦倒盡君歡,夜闌猶牽袂。
湖色媚空亭,春流溁以膩。濛雨抹煙鬟,初晴露山髻。宛在鏡中行,憑欄騁嘯睇。良友愜清游,同官如同氣。寒氈促膝多,樽酒論文細(xì)。遷喬有好音,戀舊未忍棄。新柳弱依依,似把游人系。潦倒盡君歡,夜闌猶牽袂。
丹霞有一寶,藏之歲月久。
從來人不識,余自獨防守。
山河無隔礙,光明處處透。
體寂常湛然,瑩澈無塵垢。
世間采取人,顛狂逐路走。
余則為渠說,撫掌笑破口。
忽遇解空人,放曠在林藪。
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
往來東道千余騎,新舊西曹兩侍郎。
家占冬官傳印綬,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馬經(jīng)寒食,指點三峰過故鄉(xiāng)。
猶恨干坑敷水會,差池歸雁不成行。
愛彼云外人,來取澗底泉。
風(fēng)吹芭蕉折,鳥啄梧桐穿。
入理如箭射,尋文轉(zhuǎn)相背。
直道不肯行,識路成迷退。
心王不了事,公臣生執(zhí)礙。
為此一群賊,生死如踏碓。
惡心滿三界,口即念彌陀。
心口相違背,群賊轉(zhuǎn)轉(zhuǎn)多。
一塵起萬境,倐忽徧婆娑。
色聲求(《宗鏡錄》卷十五作“取”)佛道,結(jié)果盡成魔。
雁蕩峰高豈易梯,
筇鞋極處與天齊。
蟾宮隱隱步將到,
日駕亭亭手可提。
織女支機堪索石,
仙翁花雨不霑泥。
詩懷到此清如許,
欲向銀河蘸筆題。
磴危人難行,石崄獸無登。
燭暗迷前后,蜀人不得登。
山中秋賞罷,溪上晚歸時。
出谷秦人望,經(jīng)湖謝客期。
日斜愁路遠(yuǎn),風(fēng)橫畏舟遲。
章句懷文友,途程問檝師。
淺沙游蚌蛤,危石起鸕鶿。
落葉飛孤戍,橫塘向古祠。
行行多興逸,無處不相思。
人人來問此中妙,懷素自云初不知。(見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網(wǎng)法書題跋》卷二《藏真草書清凈經(jīng)》附劉世昌跋引)
(按:《全唐詩》卷八○八收懷素詩二首,傳云:“懷素,京兆人,從玄奘法師出家,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尋歸西京。以草書名。”此傳實將同名之另一僧事跡誤入。玄奘法嗣懷素,事跡詳《開元釋教錄》卷九,《宋高僧傳》卷十四,精于四分律,未聞其能詩善書。所收二詩,皆以草書名世之長沙僧懷素作。《題張僧繇醉僧圖》,出《圖畫見聞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圖》傳于世,長沙僧懷素有詩云〖略。〗”又米芾《書史》云:“懷素草書『祝融高座對寒峰』綠絹帖兩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所引一句,即《寄衡岳僧》之首句。《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二詩歸長沙草書僧,是。)
堂堂不語望夫君,四畔無家石作鄰。
蟬鬢一梳千歲髻,蛾眉長掃萬年春。
雪為輕粉憑風(fēng)拂,霞作胭脂使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鑒,月來山下照夫人。
直下識玄旨,羅紋結(jié)角是。不識玄旨人,徒勞逐所示。
??鳥,守空池,魚從腳下過,??總不知。(見《祖堂集》卷十五)
俗務(wù)不廢作,內(nèi)秘貪心學(xué)。
世上假名聞,超然總莫著。
息念三界空,無求出五濁。
法報皆圓滿,意根成正覺。
若能如此修,輪王亦不博。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yīng)節(jié)生。
彤云高下影,鷃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fēng)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無礙,心亦無生。
迷即有我,悟即無情。
通達(dá)大智,諸法不成。
五神無主,六國安寧。
七死弗受,八鏡圓明。
隨宜善化,總合佛經(jīng)。
過即已過,更莫再尋。
現(xiàn)在不住,念念勿侵。
未來未至,亦莫預(yù)斟。
既無三世,心同佛心。
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無有少法,觸目平任。
無戒可持,無垢可凈。
洞達(dá)虛心,法無壽命。
若能如是,圓通究竟。
(以上七十五首皆見《龐居士語錄》卷下)
慚愧一雙眼,曾見數(shù)般人。
端正亦不愛,丑陋亦不瞋,
當(dāng)頭異國色,何須妄起塵。
低頭自形相,都無一處真。
身心如幻化,滿眼沒怨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