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禹引俗語
何以孝弟為,財多而光榮。
何以禮義為,史書而仕宦。
何以謹慎為,勇猛而臨官。
何以孝弟為,財多而光榮。
何以禮義為,史書而仕宦。
何以謹慎為,勇猛而臨官。
為什么要講孝悌呢?錢財多了才光榮。為什么要講禮義呢?能讀寫文書就能做官。為什么要講謹慎呢?勇猛就能掌控官職。
孝弟(tì):即孝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弟,通'悌'。
史書:指書寫、閱讀官方文書的能力。
臨官:指掌管、主持官職事務。
為(wéi):句末語氣詞,表疑問,相當于'呢'。
此俗語見于《漢書·貢禹傳》,為西漢大臣貢禹引用來批評時弊。西漢中期社會功利化傾向加劇,官場重財貨、輕德行,民間道德觀念逐漸異化。貢禹作為直言敢諫的儒臣,借民間俗語揭露這種'舍本逐末'的社會風氣,以推動政策改良。
該俗語以通俗直白的語言,通過三重復式反問,直指西漢中期'重利輕德'的社會癥結,揭露了孝悌、禮義、謹慎等傳統道德被財富、權術、勇猛取代的價值異化現象,是研究漢代社會思潮演變的重要文獻。
破砂盆,漏燈盞。
死偷心,滅正眼。
近之則愈遠,親之則愈疎。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
全明全暗,雙放雙收。
番復看來,當甚熱大。
是則也是,只如進前叉手。
靈覺之初,廓然太虛。
??云平岳頂,海月照珊瑚。
描不如,畫不如,詠不如,一段靈光今古無。
元是兜率橋頭,三生藏里夜明珠。
東南天一隅,誰起銅駝思。雁蕩山之臞,匕飯悲黍離。
矯首中興期,儒風昌四維。陰霾苦凝沍,光景幾逶遲。
鴟鸮騰惡音,蛇虺紛剝脂。忠憤發夜氣,歷歷排奸辭。
黎明叫閶闔,骨鯁蒼旻知。陽噓一脈春,萬宇同掀眉。
睿智覺今是,廟斷消前非。疇昔兩揆賢,燭照朋邪欺。
化弦易新調,活著扶危機。孽蜮遁妖跡,鳴鳳覽德輝。
聾聵一蘇醒,皇運興炎基。耿耿忠孝圖,炳炳恢復規。
有志竟成事,失機將奚為。布帛可御寒,谷粟能療饑。
盤錯見利器,疾病知良醫。今日墜悠邈,千古羞涂碑。
坐本無拘,何必曰放。
動靜但見一如,日用自然虛曠。
鵲噪鴉鳴,水綠山青。
騰騰任運不知名,也是錯認定盤星。
此地今重到,藤蘿長碧陰。
緬思仙去后,長有客來吟。
出鳥江濤白,連云嶺樹深。
杖藜宜少駐,靈跡尚堪尋。
漢宮粉黛應無數,明妃卻向氈城路。
自憐傾國不用金,翻被一生顏色誤。
世間那有真妍媸,明妃馬上休傷悲。
不信但看奇男子,多少塵埋未見知。
斜陽盡處蕩輕煙,輦路東風入管弦。
五夜好春隨步暖,一年明月打頭圓。
香塵掠粉翻羅帶,蜜炬籠綃鬭玉鈿。
人影漸稀花露冷,踏歌聲度曉云邊。
先以放,嗣以牧。
兩鼻穿,四蹄禿。
有闌圈,無拘束。
山自青,水自綠。
從來饑飽不相干,幻泡影中休碌碌,單單贏得這題目。
本不曾來亦不去,百二十日如是住。
昨夜西風忽轉頭,花開闌畔木犀樹。
收拾行囊話起單,集云東湖來去間。
雙桂枝頭冷消息,卻與荷花香一般。
扁舟溯西江,忽抵梅花州。
二忠儼遺像,予愧非其儔。
肝膽照冰雪,要亦狷者流。
言直不砭時,掇禍貽親憂。
山禽似相盼,來往疑勸酬。
闃坐生萬感,矯首觀前修。
指東畫西,眼笑眉垂。
心似秋月,發如亂絲。
吟句不成句,題詩不是詩。
豐干輕饒舌,敗缺一時知。
善哉苦哉,敢稱七佛之師。
天下惟此花,渠町南與北。
有翁號北枝,似惋宇宙塞。
紛紛紅紫蹊,陽春豈不力。
枝北春雖遲,今古冰霜特。
故人逢傲吏,問驛下西關。
制錦誰能似,鳴琴爾自閑。
京江三國地,斗野五州山。
去矣繁霜鬢,煙波照白綸。
平生不作明河篇,一笑童心尚隠然。
后日視今哀后日,同年而語不同年。
瑩清川澤玻璃地,濃淡煙云水墨天。
盡向癡人前說夢,何妨句里有嬋娟。
作牧文公父母州,
考亭今又借邦侯。
來莫建山同仰止,
去思歙水共長流。
貢茗莫淹千里守,
和羹須是百花頭。
暇日摩挲廳壁記,
昔梁叔子后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