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金壇遇劉宰
故人逢傲吏,問驛下西關。
制錦誰能似,鳴琴爾自閑。
京江三國地,斗野五州山。
去矣繁霜鬢,煙波照白綸。
故人逢傲吏,問驛下西關。
制錦誰能似,鳴琴爾自閑。
京江三國地,斗野五州山。
去矣繁霜鬢,煙波照白綸。
老朋友遇到了這位高傲的官員,詢問驛站后前往西關。治理地方的才能誰能相比?你如宓子賤鳴琴而治般閑適自在。京江是三國時期的要地,斗野亭外可見五州山。我已鬢發如霜將離去,煙波中照著我白色的頭巾。
傲吏:此處指劉宰,或含自謙之意,亦指不拘小節的官員。
制錦:典出《左傳》,比喻治理政務,此處指劉宰治理金壇的才能。
鳴琴:用宓子賤“鳴琴而治”典故,指以寬松方式治理,閑適而有效。
京江:指長江流經京口(今江蘇鎮江)的一段,三國時為吳地要沖。
斗野:可能指斗野亭,故址在今江蘇揚州,或代指金壇附近的地理標志。
五州山:山名,位于今江蘇鎮江,因五峰相連得名。
繁霜鬢:形容鬢發斑白如霜,喻年老。
白綸:白色的頭巾,古代隱士或平民的裝束。
詩人途經金壇(今屬江蘇)時,偶遇舊友劉宰(時任金壇縣令)。劉宰以清廉善治著稱,詩人見其治下從容,又感自身漂泊,故作此詩以記相遇與感慨。
此詩通過與劉宰的相遇,贊揚其治理才能與閑適風范,同時流露對自身境遇的感慨。用典巧妙,意象交融,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贊賞與對人生的深沉思考。
負罪將軍在北朝,秦淮芳草綠迢迢。高臺愛妾魂銷盡,始得丘遲為一招。
我正無心懶似云,那堪奔走污緇塵。飛花岸柳偏愁客,吹浪江豚忽拜人。玉帶暫拋煩轉語,楞伽曾寫悟前身。異時好說金山寺,小小漁舟喚渡頻。
臨筵暫擬飲連升,豐酒盈盈心欲騰。舊愛三休冷宮去,蒲桃之女獨歡承。
北闕平臨漢,西山迥接秦。風塵偏作吏,梅柳畏逢春。盜賊滄江起,征輸赤縣頻。生涯俱浩蕩,世路正艱辛。日月余愁鬢,乾坤有病身。何能遂倚劍,祗自失垂綸。
詩人不厭六蟲號,奴厭詩筒入遞勞。東野久知韓子富,老坡獨數柳州高。任教勍敵輕雞肋,卻喜寒林得鳳毛。凍硯頻烘玄浪涌,小奚誤指作溪濤。
鼻息咈然君莫驚,饑腸渠自作雷鳴。須公一勺羔兒酒,伴我夜窗聽雨聲。
杰哉霜下轉精神,一色中黃不染塵。老圃看花迎宰相,秋潭分水候仙人。千年東里歸何早,九日南陂賞□□。在昔神農書上藥,至今醫國慰斯民。
閩關屹南紀,上應牛女星。南將窺瘴海,東或帶滄溟。五季失羈御,藩鎮擅甲兵。太阿既倒持,僣竊瀆恒經。誰歟據二州,于此建節旌。予奪自已出,況復望來庭。太宗嗣寶符,渙號風霆行。稽首歸厥命,覆冒仰王靈。鞮譯通絕域,圭贄集明廷。神猷杳難測,穆穆臻泰清。
錢塘勝地作南都,紈綺如云隘廣途。想得燕山風雪夜,斷魂相語怨西湖。
杜若花香水滿洲,柳風輕飏頂絲柔。從來懶逐鹓鴻侶,萬里滄江狎野鷗。
床隱屏風竹幾斜,臥看新燕到貧家。閑居心上渾無事,聽雨唯憂損杏花。
登臺曾并轡,射策又同文。八月中秋別,三年此日分。風霜下木葉,鴻雁渡江云。無日不思我,有詩還寄君。
行役到淮甸,重經感歲年。雞聲猶郡郭,草色自人煙。訪古山河在,思親涕泗懸。南來愁跨馬,北去喜乘船。便續淮南賦,仍歌□□篇。山前誰杜甫,槎上或張騫。祇覺心非石,徒教發變玄。風依沙寺泊,雨借驛樓眠。燕社迎沽酒,鶯春促換綿。錦翻花藹藹,茵細草芊芊。飽食王孫飯,寒分貴客氈。從容酬白晝,出處任蒼天。
遍江南冷煙衰草,碧云千里遲暮。餞春筵畔商飆起,搖落今年芳樹。經過處。明月送、無情淮水西流去。亂山誰主。算雁磧枯蓬,龍沙堆雪,此恨忍終古。東山客,豪竹哀絲如故。新亭回首南渡。流人費盡神州淚,贏得麗譙笳鼓。驚倦旅。行館外、荒雞膈膊催天曙。昏鐙夢語。道破鏡飛天,旄頭落地,春滿柳城戍。
千株松逐巖腰轉,四面山如扇掌開。不厭客成真實否,華嚴閣就約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