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瑤池?越江吟
紫鸞飛舞,又東華宴罷,歸步凝碧??~緲天風吹送處,泠泠珮聲清逸。
青童兩兩,爭笑拈、琪花半折。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輅去云疾。
西真還又傳帝敕。霞城檢校,問學仙消息。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瓊液。
人間塵夢,應誤認、煙痕霧跡。洞云依約開時,丹華飛素白。
紫鸞飛舞,又東華宴罷,歸步凝碧??~緲天風吹送處,泠泠珮聲清逸。
青童兩兩,爭笑拈、琪花半折。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輅去云疾。
西真還又傳帝敕。霞城檢校,問學仙消息。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瓊液。
人間塵夢,應誤認、煙痕霧跡。洞云依約開時,丹華飛素白。
紫色的鸞鳥飛舞,又是在東華帝君的宴會結束后,腳步緩緩邁向凝碧之處。在縹緲的天風傳送的地方,清脆的玉佩聲清逸悠揚。兩個仙童,笑著爭著折下一半琪花。身著羽衣,帶著寒露的香氣,翠色的旗幢、珠玉裝飾的車駕在云中疾馳而去。西王母又傳達了天帝的敕令。去霞城查核,詢問學仙的消息。仙宮寒冷,有使人不老的丹藥,還有天然的瓊漿玉液。人間的塵世幻夢,應該是誤認了如煙似霧的痕跡。山洞中的云霧隱約散開時,丹藥的光華飛起呈現素白之色。
紫鸞:紫色的鸞鳥,傳說中的仙鳥。
東華:東華帝君,道教神祇。
凝碧:指凝碧池,此處泛指仙境之地。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
青童:仙童。
琪花:神話中玉樹之花。
羽衣:仙人所穿的衣服。
翠幢珠輅:翠色的旗幢和珠玉裝飾的車駕。
西真:西王母。
帝敕:天帝的命令。
霞城:神話中的仙城。
玉府:仙人居住的地方。
丹華:丹藥的光華。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內容來看,應是作者受道教文化影響,對神仙世界充滿向往而創作。在古代,道教文化盛行,人們對神仙長生、超凡脫俗的生活充滿想象,作者或許借此詩詞來表達自己對這種境界的追求。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神仙世界的美妙,突出其超凡脫俗。以奇幻的想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同類描寫神仙題材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西北嚴城角,何人問寂寥。
星霜喬木改,風雨弊廬遙。
春雁起湘渚,沙鷗去海潮。
故園為客意,伏枕得無聊。
苒苒寒生水面煙,
吳歌唱罷月微偏。
停橈又向灣前宿,
一夜西風浪打船。
聽鼓梁園十載馀,
官休猶戀客中居。
山河已改家何在,
風雪無邊歲又除。
病起忽驚腰帶減,
年來只覺鬢絲疏。
山陽幸遇同鄉友,
時共銜杯醉草廬。
城南訪得盧家近。喜有明湖分。波光千頃最清華。誰把鐘山影子壓蓮花。
六朝金粉今余幾。莫更成兒戲。徐樓曾閣倚寒煙。難得江山佳處伴嬋娟。
春深游上苑,鼓枻蕩中流。波涌方壺島,林開翡翠樓。落花飄兩岸,垂柳拂扁舟。此日歡無極,君恩被特優。
暮轉西池棹,風微錦波平。蜻蜓閑自得,鸂鶒遞和鳴。舉網雙鱗獲,停杯四韻成。仙山何處訪?此即是蓬瀛。
萬頃鴉龍水,
來從青海灣。
漉金沙共寶,
裁硯石同頑。
比戶甘黃菽,
當關列赤菅。
頭蘭千里外,
一一擁螺鬟。
君山暢飲鼓聲吹
捷報名元舍我誰
攜手同歸償夙愿
士林佳話播當時
堤柳千株擁道傍,南風拜舞不勝狂。篷窗輾轉吾何語,一瓣閑燒鐵面香。
北往南來幾許舟,風沙官柳日悠悠。不知一線漕渠水,多少行人白了頭。
墻角風輕夜合香,湘簾半捲月鉤涼。春光一味幽閒外,不落名園鼓吹忙。
織有馀絲耕有年,桑苗雨足綠連阡。恰逢社里豐登候,笑晚漁蓑中酒眠。
玉署追趨星佩垂,
看君綵筆冠當時。
校讎天祿然藜近,
侍從甘泉聽漏遲。
書去五年題墣滿,
夢隨雙闕望罘罳。
憑高縹緲風云氣,
白發青萍未可期。
露幽憐桂寂,宮暝覺鸞孤。厄太頻嚴鼓,輝殘殆罥弧。輪圓千里際,歡動萬人呼。詎為微臣謫,愁深肺未蘇。
只謂陰精減,寧知陽德孤。蝦蟆饒怪吻,后羿輯威弧。云隙星芒動,山昏木魅呼。復時天更好,懸影上流蘇。
彩幡飄后,正匆匆、沒有些兒閑處。那更征帆南浦掛,也要吹開煙雨。故國垂楊,天涯芳草,總是君為主。鶯花三月,有情隨處無誤。
應已暖遍人間,皇州春色,明媚今何許。卻恐輕塵黏客鬢,好向長途調護。蝶夢難成,蕉心未展,默坐憑誰語。笑伊如剪,不裁離思千縷。
敢作無終隱,
躬耕贍薄糜。
行藏真不料,
五十復如斯。
啙窳吾生拙,
崔隤老步遲。
請看南國橘,
一徙一離披。
幽行已辦百枝扶,
況有溪山近故廬。
水碧山光都幾許,
道人著眼恰無馀。
平生豪氣漸銷除,深悔當年少讀書。
壯不成名今已矣,身還多病欲何如。
相看燈下妻兒共,每憶山中父老疏。
白飯青蔬能一飽,人生最好是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