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雜詩 其二
萬頃鴉龍水,
來從青海灣。
漉金沙共寶,
裁硯石同頑。
比戶甘黃菽,
當關列赤菅。
頭蘭千里外,
一一擁螺鬟。
萬頃鴉龍水,
來從青海灣。
漉金沙共寶,
裁硯石同頑。
比戶甘黃菽,
當關列赤菅。
頭蘭千里外,
一一擁螺鬟。
萬頃深青的江水,從青海灣奔涌而來。淘漉金沙視作珍寶,裁制硯臺的石頭同樣粗硬。家家戶戶以黃豆為美味,關隘前排列著紅色的菅草。千里外的山巒,一座接著一座如同女子的螺形發髻。
鴉龍水:指顏色深青如鴉羽的江水,可能指大渡河流經天全段。
漉金:淘洗沙中金沙。
黃菽(shū):黃豆,此處代指簡單卻甘美的食物。
赤菅(jiān):紅色的菅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
頭蘭:形容遠處山巒的輪廓,或指當地山名。
螺鬟(huán):比喻山巒形狀如女子盤起的螺形發髻。
天全位于今四川雅安,清代為川藏交通要沖。此詩或作于詩人考察川西邊地時,通過描繪天全的江水、物產、民生與山景,展現邊地獨特風貌。
全詩緊扣‘天全’地域特色,從江水源頭到民生細節,再到遠山景色,層次分明地勾勒出邊地的自然與人文圖景,體現詩人對邊地風物的敏銳觀察與真摯情感。
花解沖寒放,將同白柰栽。粵人渾未識,呼作賀正梅。
晨興靜閉門,謝客念昔稚。可得百千錢,爽然作快事。市蔬沽斗酒,父母命之醉。于今廿載馀,無復當時意。一行白玉堂,物情盛交際。置宴十倍昔,珍重列芳餌。意多煩屏營,真率有馀地。豈無綺與羅,布素乃所貴。彈琴為我娛,當歌發清思。所以闃然居,厭聞履聲至。焚香既移時,恍然會真諦。捧腹鑿冰餐,蕭疏具鼎味。寧用課清虛,寡甘聊養胃。思展古圖書,置身游上世。
曉來砧。晚來砧。斷續臨風碎客心。華陽飄此身。漏沉沉。思沉沉。憶到西樓舊夢頻。曷來鼙鼓音。
五石樽成系水邊,暫供游興樂初禪。寺當煙雨長無地,路入松楸忽有天。可愛身堅常對坐,何如耳熱或欹眠。江湖不少神仙術,終日陶陶即計然。
過客時時耳屬垣,倚天翠壁亦何言。欲知懸徑歌危甚,看我青苔天面痕。
?稏寒未收,草根響蟋蟀。寒月何太清,耿耿照毛發。轉令山色幽,愛此溪光滑。夜深風露涼,山人老皮骨。平生不能飲,負彼杯中物。
舟居非水古誰同,曲折疏籬一徑通。不乏倪迂高士筆,連人都入畫圖中。
相逢何匆匆,相別何草草。鴛鴦何??,分飛懊愁惱。酌酒敘別言,言別不能住。兩情方綢繆,何當舍我去。牽衣向君言,君心何太忍。晨雞且勿鳴,斯須共裯枕。北斗光闌干,車馬已在門。送子一二步,庶展千萬心。玉淚不敢揮,含悽向郎語。中途慎加餐,慎勿洮神慮。今日送君去,明日愿君來。愿來君不來,賤妾當何依。維天不有雁,維川不有魚。慰妾長相憶,望子尺素書。
手把瓊釵叩綠筠,一聲凄調激芳唇。蕭郎半月無歸耗,便似回文織恨人。
師乎抗節死,愧我猶偷生。桐桂宜存種,離車不好名。老僧裳古拙,山鬼貌奇獰。寂寂田橫島,胡能不及情。
去年雁南飛,別君溉水畔。今年叢菊黃,逢君璧河岸。一年匆匆過,無端生感嘆。嗟余霜鬢新,羨君仍矯健。觀景臨軒窗,談詩入客館。夜來燈火紅,添酒重開宴。因話古瀘陽,由來富詞翰。煌煌蔚人文,流韻悠且遠。就中有胡公,辭彩珠玉燦。可惜煉獄中,再再罹憂患。一生抑悲辛,言之淚欲泫。遺篇委塵沙,久之恐不顯。賢哉我楊君,灼灼具只眼。有心敬前修,欲續廣陵散。我感楊君義,如沐春陽暖。馮唐猶未老,廉頗尚能飯。倘有效力時,理合聽召喚。酒酣興轉濃,不覺夜已半。秋風掠窗過,落葉紛且亂。
入門攜酒鐺,慰余羈旅情。舊事殷勤說,新詩刻苦成。雨馀秋轉麗,霜后水初清。盡日饒佳趣,休辭醉月明。
零落宮墻官樹秋,行人東去路悠悠。祇應樓下邯鄲路,亦有離人對此愁。
略略春晴天亦慳,雷驚雨作轉頭間。浮云又逐東風起,不見前山出髻鬟。觸石泉聲高下聞,曾將兩耳洗埃塵。相逢尊酒今誰侶,細草青花是故人。
六一風流殊未遠,一門雙璧價能齊。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鳳沼揮毫奎宿逼,羊城按節瘴云低。朔南此去應漸被,聲教行看到四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