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其二
東籬采秋菊,秋菊清且香。
采之欲寄誰,聊以寓感傷。
感傷何所思,故人天一方。
故人日以遠,思君豈能忘。
瞻望兮弗及,西山傾夕陽。
黃昏人倚樓,一聲笛何長。
東籬采秋菊,秋菊清且香。
采之欲寄誰,聊以寓感傷。
感傷何所思,故人天一方。
故人日以遠,思君豈能忘。
瞻望兮弗及,西山傾夕陽。
黃昏人倚樓,一聲笛何長。
在東邊的籬下采摘秋天的菊花,秋菊清新又芳香。采摘這些菊花想寄給誰呢?姑且借此寄托我的感傷。感傷之中在思念什么?是那遠在天各一方的故人。故人一天比一天遙遠,思念你的心怎能遺忘?極目遠望卻無法觸及,西山的夕陽正緩緩沉落。黃昏時分人獨倚樓頭,一聲笛聲是多么悠長。
東籬:化用陶淵明《飲酒》中'采菊東籬下'句意,指東邊的籬笆下,此處借指種菊的地方。
寓:寄托。
故人:舊友,老朋友。
日以遠:一天比一天遙遠。
瞻望:遠望,抬頭看。
弗及:達不到,看不到。
傾:西沉,下落。
何長:多么悠長。
此詩為'古意'題材,多模擬古人抒發情思之作。推測創作于詩人與友人分離后,借秋日采菊、黃昏望山等日常場景,寄托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反映古代文人常見的離愁別緒。
全詩以秋菊起興,通過采菊寄情、思友難見、黃昏聽笛等細節,層層遞進地抒發對遠方故人的深切思念。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情景交融,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的'古意'詩。
扶杖起病初,策馬力未任。
既嬾出門去,亦無客來尋。
以此遂成閑,閑步繞園林。
天曉煙景澹,樹寒鳥雀深。
一酌池上酒,數聲竹間吟。
寄言東曹長,當知幽獨心。
明月滿深浦,愁人臥孤舟。煩冤寢不得,夏夜長于秋。
苦乏衣食資,遠為江海游。光陰坐遲暮,鄉國行阻修。
身病向鄱陽,家貧寄徐州。前事與后事,豈堪心幷憂。
憂來起長望,但見江水流。云樹靄蒼蒼,煙波澹悠悠。
故園迷處所,一念堪白頭。
遠郡雖褊陋,時祀奉朝經。
夙興祭風伯,天氣曉冥冥。
導騎與從吏,引我出東坰。
水霧重如雨,山火高于星。
忽憶早朝日,與君趨紫庭。
步登龍尾道,卻望終南青。
一別身向老,所思心未寧。
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書帷。
微寒生枕席,輕素對階墀。
坐罷楚弦曲,起吟班扇詩。
明宜滅燭后,凈愛褰簾時。
窗引曙色早,庭銷春氣遲。
山陰應有興,不臥待徽之。
倦鳥暮歸林,浮云晴歸山。獨有行路子,悠悠不知還。
人生苦營營,終日群動間。所務雖不同,同歸于不閑。
扁舟來楚鄉,匹馬往秦關。離憂繞心曲,宛轉如循環。
且持一杯酒,聊以開愁顏。
昨日哭寢門,今日哭寢門。
借問所哭誰,無非故交親。
偉卿既長往,質夫亦幽淪。
屈指數年世,收涕自思身。
彼皆少于我,先為泉下人。
我今頭半白,焉得身久存。
好狂元郎中,相識二十春。
昔見君生子,今聞君抱孫。
存者盡老大,逝者已成塵。
早晚升平宅,開眉一見君。
騎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獨上高寺去,一與白云期。
虛檻晚瀟灑,前山碧參差。
忽似青龍合,同望玉峰時。
因詠松雪句,永懷鸞鶴姿。
六年不相見,況乃隔榮衰。
往歲曾為西邑吏,慣從駱口到南秦。三時云冷多飛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我思舊事猶惆悵,君作初行定苦辛。任賴愁猨寒不叫,若聞猨叫更愁人。
藹藹江氣春,南賓閏正月。
梅櫻與桃杏,次第城上發。
紅房爛簇火,素艷紛團雪。
香惜委風飄,愁牽壓枝折。
樓中老太守,頭上新白發。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時節。
故園音信斷,遠郡親賓絕。
欲問花前尊,依然為誰設。
潯陽郡廳后,有樹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榮。
五月始萌動,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時郁青青。
豈量雨露恩,霑濡不均平。
榮枯各有分,天地本無情。
顧我亦相類,早衰向晚成。
形骸少多病,三十不豐盈。
毛鬢早改變,四十白髭生。
誰教兩蕭索,相對此江城。
仆本儒家子,待詔金馬門。塵忝親近地,孤負圣明恩。一旦奉優詔,萬里牧遠人。可憐島夷帥,自稱為使君。
身騎牂牁馬,口食涂江鱗。暗澹緋衫故,斕斑白發新。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頭,掩口語眾賓。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蠭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引手攀紅櫻,紅櫻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與時景,頃刻猶衰變。
況是血肉身,安能長強健。
人心苦迷執,慕貴憂貧賤。
愁色常在眉,歡容不上面。
況吾頭半白,把鏡非不見。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勸。
古人惜晝短,勸令秉燭游。
況此迢迢夜,明月滿西樓。
復有盈尊酒,置在城上頭。
期君君不至,人月兩悠悠。
照水煙波白,照人肌發秋。
清光正如此,不醉即須愁。
日暮心無憀,吏役正營營。
忽驚芳信至,復與新詩幷。
是時天無云,山館有月明。
月下讀數徧,風前吟一聲。
一吟三四嘆,聲盡有余清。
雅哉君子文,詠性不詠情。
使我靈府中,鄙恡不得生。
始知聽韶濩,可使心和平。
日暮天地冷,雨霽山河清。
長風從西來,草木凝秋聲。
已感歲倏忽,復傷物凋零。
孰能不憯凄,天時牽人情。
借問空門子,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