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對酒二首 二
引手攀紅櫻,紅櫻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與時景,頃刻猶衰變。
況是血肉身,安能長強健。
人心苦迷執,慕貴憂貧賤。
愁色常在眉,歡容不上面。
況吾頭半白,把鏡非不見。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勸。
引手攀紅櫻,紅櫻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與時景,頃刻猶衰變。
況是血肉身,安能長強健。
人心苦迷執,慕貴憂貧賤。
愁色常在眉,歡容不上面。
況吾頭半白,把鏡非不見。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勸。
伸手去攀折紅色的櫻花,櫻花飄落如同雪粒一般。抬頭仰望太陽,太陽如飛箭般快速流逝。美好的年華與眼前的景物,頃刻之間就已衰變。何況是血肉之軀,怎能長久強健?人心苦于迷惑執著,羨慕權貴擔憂貧賤。愁容常掛眉梢,笑容難上臉龐。況且我已頭發半白,對鏡自照并非不見。何必在花下舉杯,還要等待他人相勸。
霰(xiàn):小冰粒,雪珠。
年芳:美好的年華。
時景:時光景物。
迷執:迷惑執著,指對世俗欲望的過度追求。
慕貴:羨慕權貴。
憂貧賤:擔憂貧窮低賤。
此詩為白居易晚年所作,詩人歷經宦海沉浮,對生命與時光的感悟愈發深刻。詩中借花下對酒的場景,由櫻花飄落、白日流逝的自然現象觸發聯想,結合自身半百之齡的現實,表達對人生無常的思考,反映中唐士人面對生命有限時的普遍心境。
全詩以“花下對酒”為引,由自然景物衰變引出生命易老的哲思,批判世人執迷于世俗名利的愚昧,最后以“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勸”收束,體現自我覺醒的超脫。語言通俗而意蘊深遠,是白居易“閑適詩”中感慨人生的代表作。
若有人兮不可招,九天風露任扶搖。縱橫劍氣排閶闔,撩亂琴心入海潮。來處冷云迷玉步,歸途花語著輕綃。夢回更喚青鸞語,為問滄桑幾劫消。
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彈歌舞撥琵琶。可憐一個楊夫子,變作江南散樂家。
蠹簡聊寬岑寂,榴花頗慰榛蕪。莫問草玄上白,須令看碧成朱。
百花開后。一朵疑堆繡。絕色年年常似舊。因甚不隨春瘦。脂痕淡約蜂黃。可憐獨倚新妝。太白醉游何處,定應忘了沈香。
疏影橫斜淡月明,珊瑚枝上晚風清。羅浮一覺游仙夢,吹入天臺不再醒。
十載重來祖墓山,老僧成塔隸為官。更無煮筍燒茶事,已過花時問牡丹。
繡簾鉤月夜生涼,花霧霏霏入畫堂。吹徹玉簫人未寢,更添新火試沉香。
鵬程九萬翼方展,桃實三千花正開。再拜愿伸難老頌,仙風定合繼蓬萊。
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說江梅竟是楠。蜀木似榿成底用,盛時名字落江南。
獨倚危闌淚滿襟,小園春色懶追尋。深恩縱似丁香結,難展芭蕉一寸心。
又見春城散柳棉,無聊人住奈何天。瓊臺高處愁如海,未必樓居便是仙。
太極玄虛若鏡清。乾坤元是鏡中形。人身影里重生影,物象名中復寄名。空外物,夢中評。一團虛幻戲靈明。有生不慧看成實,夢里分空著力爭。
毛發早驚蒲柳,衣裾又變風煙。我是一丘一壑,君應三要三玄。
柳間花外。日日離人淚。憶得樓心和月醉。落葉與愁俱碎。如今一笑吳中。眼青猶認衰翁。先泛扁舟煙水,西湖多定相逢。
莫怪尋春意欲顛,水邊林下輒留連。等閒別卻東風去,欲識東風又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