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楊穎士盧克柔殷堯藩
倦鳥暮歸林,浮云晴歸山。獨有行路子,悠悠不知還。
人生苦營營,終日群動間。所務雖不同,同歸于不閑。
扁舟來楚鄉,匹馬往秦關。離憂繞心曲,宛轉如循環。
且持一杯酒,聊以開愁顏。
倦鳥暮歸林,浮云晴歸山。獨有行路子,悠悠不知還。
人生苦營營,終日群動間。所務雖不同,同歸于不閑。
扁舟來楚鄉,匹馬往秦關。離憂繞心曲,宛轉如循環。
且持一杯酒,聊以開愁顏。
疲倦的鳥兒在暮色中飛回樹林,漂浮的云兒在晴日里回歸山巒。只有遠行的人啊,漂泊在外不知何時歸還。人生苦于忙碌奔波,終日在人群中勞碌。各自忙碌的事情雖不同,終究都不得清閑。有人乘扁舟前往楚地,有人騎單馬奔赴秦關。離別的愁緒纏繞心頭,輾轉往復如循環不斷。暫且端起一杯酒,姑且以此舒展愁容。
營營:忙碌的樣子,《詩經·小雅·青蠅》有“營營青蠅”句。
群動:泛指各種活動的人群。
楚鄉:指古代楚國故地,今湖北、湖南一帶。
秦關:指秦地關塞,今陜西一帶。
心曲:內心深處,《詩經·秦風·小戎》有“亂我心曲”句。
聊:姑且,暫且。
此詩為贈別友人之作。楊穎士、盧克柔、殷堯藩當為作者好友,幾人或因生計、仕途各赴異地(“扁舟來楚鄉,匹馬往秦關”),作者在分別之際寫下此詩,抒發離愁與人生感慨。
全詩通過自然歸棲與行子漂泊的對比,既表達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也感慨人生勞碌的共通境遇。語言平實,情感真摯,是中唐文人贈別詩中“以常景寫深情”的典型之作。
為農只是種花田,花換春醪不用錢。
更向梅花村里住,梅花持去酒如泉。
裊裊飛猿下翠林,洞門花密晝長陰。
松風吹盡人間事,不使興亡上客心。
弧矢當天斗柄欹,
霜風料峭雁來時。
詩書本是升平業,
戎馬倉皇枉費辭。
蜂須蟬翅薄松松,浮動搔頭似有風。
一度出時拋一遍,金條零落滿函中。
寢共織成被,
絮以同攻綿。
泛罷茶甌雀舌纖,更闌欲雪氣森嚴。連天倒擁豐年玉,突地堆成煮海鹽。時挾遠風欺竹徑,卻疑寒月暈茅檐。孤吟忍凍還今夕,正恐詩成筆退尖。
天寒羈滯北歸鴉,踏凍初通薄笨車。陌上仍粘依草絮,城頭難覓拒霜花。時晴撫帖還多事,匝月圍爐不在家。顧我獨無蕭瑟感,當風覓句手頻叉。
每憶仙人掌,兼聞玉女峰。
兩崖夾日月,西海出芙蓉。
窈窕黃河曲,蒼茫白帝封。
手中九節杖,恐或化為龍。
倚竹攲巾望遠天,脫鞋自在取高眠。
無情歲月催雙鬢,有樣文章委少年。
吟卷亂拋幽枕畔,客床寒對短燈前。
沈迷謾想華胥樂,還有癡兒鄙孝先。
待食信天公,送窮戒星奴。駕言一煮字,安得三分廚。
弦歌不救魯,告諭難入巴。世事蛇赴壑,吾生狗喪家。
富貴碧筒醉,褦襶火傘來。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逃不從幼安,放非效玄真。愿事堯舜主,或與夔龍親。
膏粱道之賊,資財人所奴。不如貧而樂,客至菜一廚。
角利蠻與觸,幻世慈若巴。當知靠里業,自有書滿家。
俗氛炎郁攸,世燄毒惡來。清當友孤竹,隱當友仙梅。
風雷漢臣會,天日唐主真。而曹其勉旃,或者一見親。
澤國繇來已墜天,敢云補缺有青氈。
欲逃東海波難挽,縱餓西山蕨亦膻。
屋上幾時曾集鵩,堂前從此不升鳣。
相遭猶記言珍重,豈意歸吟「薤露」篇!
一刀截斷生死路,
摩醯正眼頂門開。
無邊業障俱鎖殞,
寒山拾得在天臺。
棨戟遙臨拂翠苔,岧峣石室傍云開。
碧溪似向天河瀉,曲磴疑從斗柄回。
錦樹倚巖初蔽芾,繁星倒景正昭回。
郊吟野醉皆堪紀,爭覯旬宣召伯來。
韓孟韶年可得如,朅來東野井邊居。
展放桐陰遮別館,青滿,仙郎開現雨芙蕖。
冠玉姿容文字伴,嵇阮,清詞麗句吐徐徐。
鸞鳳交鳴吹六琯,長短,雙聲搖曳響瓊琚。
天瑞降庭除,徐卿愿已如。
樓書忻有托,囊積喜無虛。
不用先天卜,知為盛世儒。
幾年紆郁處,今日氣方舒。
梅花處處解相迎,洞口無人問姓名。幾道飛泉天上落,亂隨風雨作秋聲。
梅花村口水簾長,飛出春泉萬壑香。紅翠碧雞知客至,相迎直至玉溪陽。
行逐飛泉上白龍,人人分得一芙蓉。一聲玉笛天邊起,吹落梅花四百峰。
輦道蕪煙江水流,游魂不載舊龍舟。
花開綵樹春光永,火煖沈香瑞氣浮。
絕域衣冠朝萬國,拂云宮闕遞千秋。
可憐惟有東征役,星散旌旗戰骨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