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行
火云騰空作紫絳,玉女素趺騎采虹。
羿弓迕月嫦娥降,霞漿浮?清腑臟。
與我三夕斂衽讓,欲飲不飲卻羞量。
飛瓊吹簫雙成唱,雪靨銀齒恣謔浪。
天風忽吹氣晃蕩,織女招手天河上。
石室機張三萬丈,自言此工殊可愴。
我欲從之窺帝仗,三辰七宿形模壯。
王母嗔顧誰所謗,翻然一覺墮煙瘴。
梧月在窗梅插帳,爐煙已燼俄蓬放。
山城漏點櫓牙向,行人夜趁廣江漲。
火云騰空作紫絳,玉女素趺騎采虹。
羿弓迕月嫦娥降,霞漿浮?清腑臟。
與我三夕斂衽讓,欲飲不飲卻羞量。
飛瓊吹簫雙成唱,雪靨銀齒恣謔浪。
天風忽吹氣晃蕩,織女招手天河上。
石室機張三萬丈,自言此工殊可愴。
我欲從之窺帝仗,三辰七宿形模壯。
王母嗔顧誰所謗,翻然一覺墮煙瘴。
梧月在窗梅插帳,爐煙已燼俄蓬放。
山城漏點櫓牙向,行人夜趁廣江漲。
火紅的云在天空中升騰,呈現出紫絳色,仿佛玉女光著潔白的腳騎著彩虹。后羿的神弓冒犯了月亮,嫦娥降臨人間,如霞般的美酒喝下后能清洗臟腑。與我相處三晚,對方收斂衣襟表示禮讓,想喝又不喝,還羞于衡量酒量。飛瓊吹著簫,雙成唱著歌,她們雪白的臉頰、銀白的牙齒盡情地嬉笑玩樂。忽然天風刮起,空氣搖晃動蕩,織女在天河上招手。石室內織機張開有三萬丈,織女說這勞作實在令人悲傷。我想跟從她去窺探天帝的儀仗,日月星辰的模樣壯觀。王母生氣地回頭,不知是誰被誹謗,突然一覺醒來墮入了如煙的瘴氣中。梧桐月照在窗前,梅花影映在帳上,爐中的煙已燃盡,很快又蓬草般消散。山城傳來更漏聲,船櫓已指向遠方,行人趁著夜晚江水上漲趕路。
火云:火紅的云。紫絳:紫中帶紅的顏色。
玉女:神話中的仙女。素趺(fū):潔白的腳。
羿弓:后羿的弓。迕(wǔ):冒犯。嫦娥:神話中奔月的仙女。
霞漿:如霞般的美酒。
斂衽(rèn):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飛瓊、雙成:神話中的仙女。
雪靨(yè):雪白的臉頰。銀齒:潔白的牙齒。恣謔浪:盡情地嬉笑玩樂。
織女:神話中天上的仙女,擅長織布。
石室:石屋。機:織機。
帝仗:天帝的儀仗。
三辰:日、月、星。七宿:指二十八宿中的七個星宿。
王母: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嗔顧:生氣地回頭看。
煙瘴:如煙的瘴氣。
梧月:梧桐月照。
爐煙:爐中的香煙。俄:很快。蓬放:如蓬草般消散。
漏點:更漏聲。櫓牙:船櫓。
由于缺乏明確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但從詩中奇幻的想象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某個夜晚,受夢境或幻想啟發而作,也許當時詩人心境較為閑適或感慨,借奇幻之景抒發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以奇幻的想象描繪了一個神話般的世界,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藝術創造力。在文學史上,其奇幻風格有別于常見詩作,增添了詩歌的多樣性。
孤帆一片月輪高,
又入中河泛暮濤。
今夜重興集下泊,
鳳城銀漢首頻搔。
昔日談天碣石宮
梁園知爾賦偏雄
小山不見叢生桂
只道淮南有八公
少日詞場,揮彩筆、云蒸龍變。曾記得、夢中拜賜,玉坻金硯。書上欲摩烏集闕,賦成不數靈光殿。十年來、意氣漸消磨,聲名賤。
千丈發,隨年換。一掬淚,和愁咽。恨流光如此,最難消遣。蘸墨細臨鷹嘴帖,挑燈快讀虬髯傳。向人前、擊碎古桐琴,花成片。
亂山連僰道,巨刃摩云霓。裂為千尺澗,匯此奔雷溪。
經營窮匠術,坐見椓杙低。何人鑄鐵索,橫波貫虹堤。
鋃鐺互鉤連,專車骨相擠。至今化康莊,利盡滇東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輕躋。濤瀾翻腳底,霧散馳千蹄。
惜哉碑碣缺,歲月不可稽。昔聞刀墨亂,聚若沙中鹥。
誰令失此險,漸構公輸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終涂泥。
齒冷及行路,色變談中閨。十年風電過,刀劍不復攜。
往來似潮汐,茅店催荒雞。歷劫永弗壞,詎數三石犀。
他年持節還,慰勞看扶藜。猶能學逸少,輕煤研麝臍。
四益堂中四益碑,
南軒文字述家規。
殷勤打寄非無益,
從此折肱當得醫。
飛檐截山出,
碧瓦貼云齊。
水靜見魚樂,
竹深聞鳥啼。
春風花落處,
誤認武陵溪。
水南著我登高處,
風急山籬帶薄云。
從昔騷人愛重九,
冥鴻天際有遺音。
紛紛下視三家市,
人物悲歡逐年歲。
吾儕禿發帽檐斜,
不見黃花也須醉。
青山岧峣倚晴宇,茅堂恍惚山陰墅。花搖林影半潭春,松撼濤聲千嶂雨。
鶴吟短策獨幽尋,寶樹金沙一徑深。山童晝煮溪中雪,老衲時聽竹下琴。
上方樓閣無塵隔,露洗蓮花滿池白。鐘聲五夜出巖扃,幡影半空疑海色。
幾度孤琴伴往還,三竿紅日掃松關。猿聲綠樹山中靜,鹿臥青苔石上閒。
達夫華胄愛山水,嘉遁丘園亦如此。庭前潭影清道心,林下書聲滴人耳。
呼兒掃榻迎客來,白日軒幾無纖埃。龐眉皓首花前醉,碧水青山畫里開。
野夫亦有山陰興,江路長吟葛巾凈。為愛江山如此圖,閒看沙鷗水天永。
不落不昧,兩采一賽。
不昧不落,千錯萬錯。
高峙彭城戲馬臺。當時仗策幾徘徊。
也知劉備饒英氣,未許曹瞞論霸才。
成與敗,等塵埃。門前芳草有余哀。
四年夢落徐州道,且為將軍一去來。
萬里滄溟一望開,二勞山色晚崔嵬。
天浮積氣星辰動,潮蹴長風島嶼回。
幣岸妖氛宵更惡,孤城畫角夜偏哀。
那堪戎馬縱橫甚,可有官軍入援來。
瞻山若可登,登山未可即。
驅馬入煙云,披衣亂荊棘。
急湍隔危途,棄乘賈足力。
蘚滑鮮人蹤,芝殘多鹿跡。
方訝青靄回,瞥見紅寺出。
寺上落飛泉,匹練幾千尺。
建瓴懸青天,奔虬凌白日。
水氣散瑤光,含靈變顏色。
悚身不敢前,倚樹驚戰慄。
山僧致野情,摘果慰喘息。
幽禽時一鳴,清響徹遙碧。
陸郎作賓客,懷橘欲何為。
遺母當然事,袁公乃爾奇。
秦淮不見翠雙顰。摺扇香痕潤。
往事眉樓有誰問。墨花春。
靈均舊怨都銷盡。南朝艷粉,才人風韻,題詠到湘裙。
山寺依人境,乘閑且杖藜。好花營地種,熟鳥認枝棲。
洗缽防茶老,開軒礙竹低。西來空有義,記取鵓鳩蹄。
忍草侵階遍,慈云濕座飛。愛花僧是業,伺食鳥成機。
一榻書和卷,三生缽與衣。塵勞方未已,合掌愿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