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渡鐵鎖橋用東坡柬新橋詩韻
亂山連僰道,巨刃摩云霓。裂為千尺澗,匯此奔雷溪。
經營窮匠術,坐見椓杙低。何人鑄鐵索,橫波貫虹堤。
鋃鐺互鉤連,專車骨相擠。至今化康莊,利盡滇東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輕躋。濤瀾翻腳底,霧散馳千蹄。
惜哉碑碣缺,歲月不可稽。昔聞刀墨亂,聚若沙中鹥。
誰令失此險,漸構公輸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終涂泥。
齒冷及行路,色變談中閨。十年風電過,刀劍不復攜。
往來似潮汐,茅店催荒雞。歷劫永弗壞,詎數三石犀。
他年持節還,慰勞看扶藜。猶能學逸少,輕煤研麝臍。
亂山連僰道,巨刃摩云霓。裂為千尺澗,匯此奔雷溪。
經營窮匠術,坐見椓杙低。何人鑄鐵索,橫波貫虹堤。
鋃鐺互鉤連,專車骨相擠。至今化康莊,利盡滇東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輕躋。濤瀾翻腳底,霧散馳千蹄。
惜哉碑碣缺,歲月不可稽。昔聞刀墨亂,聚若沙中鹥。
誰令失此險,漸構公輸梯。滋蔓到吾蜀,曳尾終涂泥。
齒冷及行路,色變談中閨。十年風電過,刀劍不復攜。
往來似潮汐,茅店催荒雞。歷劫永弗壞,詎數三石犀。
他年持節還,慰勞看扶藜。猶能學逸少,輕煤研麝臍。
紛亂的山巒連接著僰道,陡峭的山峰如巨大刀刃直插云霄。山體斷裂形成千尺深澗,匯聚成轟鳴如雷的溪流。能工巧匠用盡技藝建造,可見打樁的木橛漸低。是誰鑄造了鐵索,橫跨波濤連接如虹的堤岸。鐵鎖相互鉤連如銀鏈,粗重如專車的骨架相擠。如今這里變為康莊大道,便利惠及云南東西。我出行正值暑雨,從泥淖中輕松登橋。波濤在腳下翻涌,霧散后千蹄奔馳如飛。可惜橋邊碑碣缺失,建造歲月難以考證。從前聽說這里刀兵混亂,聚集的人群如沙灘上的鷗鳥。是誰讓這天險失守,逐漸搭建起攻城的云梯。禍亂蔓延到蜀地,最終如拖著尾巴的泥龜般狼狽。路人談及此事齒冷,內室之人說起也變色。十年間戰亂如風雷過,如今不再攜帶刀劍。往來行人如潮汐不斷,茅店外荒雞催促黎明。經歷劫難而永固不壞,豈止是李冰的三石犀可比。他年若持符節歸來,定要拄杖前來慰問。還能像王羲之那樣,用輕墨研麝香題詩。
僰(bó)道:古縣名,今四川宜賓一帶,古代僰人聚居地。
椓杙(zhuó yì):打樁,杙指木橛。
公輸梯:指公輸班(魯班)所造的梯子,此處代指進攻器械。
三石犀:傳說李冰治水時鑄造五頭石犀,置于江中以鎮水,此處借指穩固之物。
逸少:王羲之的字,代指擅長書法的人。
麝臍:麝香的別稱,此處指用麝香研墨題詩。
此詩或作于清代,鹽井渡鐵鎖橋為連接滇蜀的重要交通設施。詩中“利盡滇東西”“十年風電過”等句,反映詩人途經此橋時,見戰亂平息、交通暢達,故借蘇軾詩韻,詠橋抒懷,感慨歷史變遷與橋梁的重要作用。
全詩以鐵鎖橋為核心,先狀其地理之險與建造之艱,再寫今之便利,繼嘆昔年戰亂,終贊橋梁歷劫彌堅。既展現古代交通工程的智慧,又暗含對和平的期許,是一首兼具紀實與抒情的詠物詩。
春睡起。金鴨暖消沈水。笑比梅花鸞鑒里。嗅香還嚼蕊。
瓊戶倚來重倚。又見夕陽西墜。門外馬嘶郎且至。失驚心暗喜。
煙籠寒水暝禽棲。滿庭紅葉飛。
蘭堂寂寂畫簾垂。霜濃更漏遲。
鴛被冷,麝香微。強敧單枕時。
西窗看盡月痕移。此情君怎知。
金壺插玉芝,人面交相照。
花影滿方床,翠疊屏山杳。
風月亦多情,特地今宵好。
盡道夜初長,彈指東窗曉。
湖光碧。春花秋月無今昔。無今昔。十年往事,盡成陳跡。
玉簫聲斷云屏隔。山遙水遠長相憶。長相憶。一生懷抱,為君牽役。
數聲??鴂。可憐又是,春歸時節。
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飄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寓目傷懷,逢歡感舊,年來事事疏慵。嘆身心業重,賦得情濃。況是離多會少,難忘雨跡云蹤。斷無錦字,雙鱗杳杳,新雁雍雍。
良宵孤枕,人遠天涯,除非夢里相逢。相逢處,愁紅斂黛,還又匆匆。回首綠窗朱戶,可憐明月清風。斷腸風月,關河有盡,此恨無窮。
與君別。相思一夜梅花發。
梅花發。凄涼南浦,斷橋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襪。東風笑倚天涯闊。
天涯闊。一聲羌管,暮云愁絕。
青娥呈瑞。正慘慘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飛花,漸漸瑤英,密灑翠筠聲細。
邃館靜深,金鋪半掩,重簾垂地。明窗外。伴疏梅瀟灑,玉肌香膩。
幽人當此際。醒魂照影,永漏愁無寐。強拊清尊,慵添寶鴨,誰會黯然情味。
幸有賞心人,奈咫尺、重門深閉。今夜里。算忍教孤負,濃香鴛被。
蕙死蘭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聞。
粉妝額子,多少畫難真。
竹外冰清斜倒影,江頭雪里暗藏春。
千鍾玉酒,休更待飄零。
彩舟雙櫓。六月臨平路。
小雨輕風消晚暑。繞岸荷花無數。
玉人璨枕方床。遙知待月西廂。
昨夜有情風月,今宵特地凄涼。
人倚金鋪,顰翠黛、盈盈墮睫。話別處、留連無計,語嬌聲咽。
十幅云帆風力滿,一川煙暝波光闊。但回首、極目望高城,彈清血。
并蘭舟,停畫楫。曾共醉,津亭月。
銷魂處,今夜月圓人缺。楚岫云歸空悵望,漢皋佩解成輕別。
最苦是、拍塞滿懷愁,無人說。
蕭寺疏鍾斷,虛堂夜氣清。涼蟾偏向小明窗。露井碧梧寒葉、顫秋聲。
幽恨人誰問,孤衾淚獨橫。此時風月此時情。擬倩藍橋歸夢、見云英。
借問枝頭昨夜春。已傳消息到柴門。頻看秀色無多艷,拖得清香不見痕。
山矗矗,水粼粼。村南村北冷銷魂。人間不識春風面,羞見瑤臺破月明。
花露滴香紅,花低漏聲初歇。
人似一枝梅瘦,照冰壺清徹。
翠娥云鬢為誰容,蟲絲寶奩結。
可惜一春憔悴,負滿懷風月。
素秋向晚,歲華分付木芙蓉。蕭蕭紅蓼西風。
記得當時擷翠,擁手繞芳叢。念吹簫人去,明月樓空。
遙山萬重。望寸碧、想眉峰。翠鈿瓊珰謾好,誰適為容。
凄涼懷抱,算此際、唯我與君同。凝淚際、目送征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