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許左史殿卿汴中見懷 其一
昔日談天碣石宮
梁園知爾賦偏雄
小山不見叢生桂
只道淮南有八公
昔日談天碣石宮
梁園知爾賦偏雄
小山不見叢生桂
只道淮南有八公
過去我們曾在碣石宮高談闊論,在梁園我便知你的賦作尤為雄健。如今小山里不見那叢生的桂樹,只聽說淮南有八公山(般的才士)。
碣石宮:戰國時燕昭王為學者鄒衍所建的宮殿,此處借指文人雅集之地。
梁園:漢代梁孝王劉武的園林,為文人聚會場所,代指詩酒唱和的盛景。
賦偏雄:指賦作氣勢尤為雄健突出。
小山:代指《楚辭·招隱士》中‘桂樹叢生兮山之幽’的意境,喻指才士聚集之地。
八公:漢代淮南王劉安門下八位門客(八公),此處借指許殿卿等才學出眾之人。
此詩為明代‘后七子’李攀龍回應許邦才(字殿卿)在汴中(今河南開封)寄詩相懷之作。李、許二人同為文壇摯友,詩中追憶往昔文人雅集,以典故互贊才學,反映明代文人交游的雅趣與深厚情誼。
詩通過回憶與友人的雅集往事,以歷史典故烘托許殿卿的才華,既表達對往昔的懷念,又暗含對才士的推崇,語言含蓄典雅,情感真摯,是明代文人酬唱詩的典型之作。
聞說幽棲峽里峰,到來三徑碧苔封。
疏林時見窺簾鳥,古洞空歸聽法龍。
兩度經游憐浪跡,十年交好恨萍蹤。
知君尚有淩云賦,此地留將伴赤松。
紅丁舊酒香初透,綠甲新蔬味亦饒;
期與山人同一醉,忽聞風雨斷溪橋!
只在秋江上,孤蹤竟所之。
花間扶杖處,竹外聽泉時。
野客來玄圃,山僧寄紫芝。
此時還憶汝,伴我夜吟詩。
薄宴塵飆領,
代謝緣還歸。
奚識靈劫期,
顧眄令人悲。
茫茫大地吾安適,眼底風云郁不平。
絕好頭顱須有價,未來歲月肯虛生。
人群今日猶芻狗,佛相前身滿珞瓔。
世界無窮愿無極,寸心留得俟河清。
天邊劍履賜歸來,江上絲綸亦快哉。
世路久諳同蕉鹿,家園真賞勝蓬萊。
芳尊幾共求羊醉,佳句還追燕許才。
出谷春鶯聲正好,肯容乘月放舟回。
惜別問官居,宜思位莫虛。
有為兼有守,庶以答除書。
此心如白紙,五色休迷目。
乘化看云飛,酣眠樂水宿。
霜檐如洗。有碧落冰輪,今夜飛墜。月海霓裳,殘拍凄涼猶記。
素娥休向吳宮照,有多年、雕闌錦砌。金波萬頃,細看來是,倚欄人淚。
算世上、云鬟玉臂。和老去英雄,一般憔悴。落葉啼螀,只是夜長難睡。
銀壺擬溯孤光倒,奈沈沈、悶懷先醉。水明樓畔,西風江上,有賓鴻唳。
三年領客醉東湖,
欲去猶攜竹里廚。
誰解挽留狂太守,
風荷十頃翠相扶。
道同原是此心同,今古誰無此降衷。
存省不妨深造化,擴充須是到圓融。
身心理外從教一,語默幾微要適中。
吃緊子思無別語,只將慎獨著中庸。
浪跡碧湖葑草。羨金鋪翠藻。儼似水中蓮,比葉細,較花小。柔枝擎裊裊。誰幻巧。開落知多少。
自幽悄。一片秋容,更有黃葉白蘋紅蓼。
舉屬匏尊,落日放船偏好。野水寒煙共魚鳥。容老。弄花波憐醉倒。
教來鸚鵡語初成,
久閉金籠慣認名。
總向春園看花去,
獨于深院笑人聲。
冰輪漸出海西頭,身在三吳近海州。賴有梅花管羈客,細分疏影上駝裘。
香風裊裊月娟娟,月滿中庭夜悄然。只恐大羅天上有,人間今夕是何年。
少年邀月伴清樽,老去空馀滿袖塵。多謝蟾光深有意,尚來同我作三人。
云草蔭玄方,仰感旋曜精。
詵詵繁茂萌,重德必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