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覺斯畫山水
昨夢茫茫燕子磯,煙云渲染景依稀。山圍白下青如許,留待何人賦《采薇》。
再睹燕山鳳闕雙,年年漁叟憶煙江。子陵未約君同去,誰畫嚴灘七里瀧。
昨夢茫茫燕子磯,煙云渲染景依稀。山圍白下青如許,留待何人賦《采薇》。
再睹燕山鳳闕雙,年年漁叟憶煙江。子陵未約君同去,誰畫嚴灘七里瀧。
昨天夢里迷迷糊糊到了燕子磯,那被煙云渲染的景色模模糊糊。青山環繞著南京城,顏色依舊這般青綠,這美景留待何人來寫《采薇》這樣的歸隱之作呢。再次看到燕山和皇宮,年年都有漁翁懷念那煙霧籠罩的江水。嚴子陵沒約您一同前往,誰來畫嚴灘的七里瀧呢。
燕子磯:在江蘇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巖山東北的一支。
白下:南京的別稱。
《采薇》:《詩經》中的一篇,有歸隱之意。
鳳闕:皇宮。
子陵:嚴子陵,東漢隱士,曾隱居于嚴灘七里瀧。
嚴灘七里瀧:在浙江桐廬縣南,是富春江一段景色秀麗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現實有所感慨,向往歸隱生活的心境。可能是看到王覺斯所畫山水,引發了內心的情思,結合自身經歷和對歷史典故的感悟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將現實與夢境、歷史與當下相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學素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歸隱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憑虛兮御氣
乘風兮駕浮
朝罷兮歸來
天邊兮月鉤
羽人鍊將蔑忠賢,神道猶能四百年。
到此術應隨數盡,秪留清洌在山泉。
當時本藉忠賢重,卻為忠賢覺厲誣。
舊廟已空新廟靜,睢陽回首隔江蕪。
已見橫山塔,
蘭溪路不多。
青銅吾欠此,
竹葉奈渠何。
貧病成驅役,
幽憂復放歌。
平生釣臺下,
老矣負漁蓑。
七十馀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憂患已空無復痛。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中年禪味疑天縱。石塔成時無一縫。誰與共。人間天上隨他送。
梅花三三弄雪飛,鐵笛一聲天下白。侍船屋上歌角巾,侍兒歌按紅牙拍。胡然天書降紫涇,景濂饒舌爾大愚。今我寡也將就木,嫁衣復理徒區區。強我毋寧蹈海死,皇帝乃欲臣老子。卒成其志放還山,山人衣白車班班。姑息須臾九華伯,遲我玄圃蓬臺間。君不見胡藍之黨秋官獄,觀畫題詩身莫贖。又不見輸作工所投龍江,表箋一誤文上梁。幾人足疾瘋徉狂,擲筆自撰歸全堂。
儒冠掛卻白頭新,廿載支離笑此身。天上有星稱處士,人間無父號窮民。閑門客少荒三徑,綠樹陰疏冷四鄰。清磬一聲香一炷,不知名利為何人。
全袪滓穢長清虛,聞道神仙似我臞。顰丑謾勞西子笑,力綿休學北公愚。攜鋤戚石栽松子,乞竹編籠養鶴雛。容膝易安能自審,有人蓬戶與桑樞。
踏殘花影聽松風,過雨高旻坐碧空。病后襟期失馬叟,老來勛業祝雞翁。笑他荷鍤還防死,似我關門底哭窮。世味遍嘗無過淡,不將春韭換秋菘。
此中無物卻休休,有地先埋悄悄憂。忍事漸看生大癭,癡人莫想割懸疣。狂歌一曲張開口,軟飽三杯放倒頭。欲共劉伶比封爵,新銜乞拜醉鄉侯。
北風臘八寒云白,海子金堤冰一尺。學宮之東禪院西,?戶商歌老夫宅。誰來下馬能相呼,問著便是高陽徒。目攝鴟夷共解帶,平頭奴子向市酤。即無十千買一斗,恰有三百提雙壺。廚中苜蓿稍可辦,倉卒為君佐歡娛。憶昔逢君廣陵道,伏闕上書行草草。強欲遮留小犢車,揮杯不顧傷懷抱。我從光州持服行,訪君兄弟婁江城。扁舟相送昆山下,涓滴未飲涕滿纓。只今日月光華旦,彈冠交慶當隆漢。君為至尊符璽郎,我作先生廣文館。掀髯大酌未辭貧,握管分題亦堪玩。此時不飲胡為乎,簾外雪花復零亂。人生遇酒且盡歡,丈夫未足羞微官。嶺頭我已捆行屨,湖上君曾持釣竿。袖有吳鉤何所用,藏雖越鍔借誰看。梅福詎知逃市易,劉伶豈但閉關難。笑謂東方差解事,陸沉金馬在長安。
玉階一葉梧桐下,落盡紅蓮冷香樹。
銀河皎潔無纖云,轆轤金井寒泉瀉。
驚秋鸚鵡倦無言,微霜昨夜凝鴛瓦。
繡幃風靜爐煙裊,瑤瑟湘靈韻斯杳。
洞庭水滿衡岳高,歸夢池塘有青草。
大椿輪囷竦卷阿,棣萼花開月圓好。
安得神仙駐景方,世免別離人不老。
塞上長途走原野,
躡蹻趑趄愁踵踝。
事促囊空喚奈何,
倉皇借得公侯馬。
此馬飾鞴玉雕鞍,
矜寵芻糧飼大廈。
觔攣骨弱肉空肥,
鞭策未施人未跨。
況我書生體不尊,
一見驕嘶兩瞳赭。
昂首咆哮怒正兇,
屈身低轅豈甘下。
決銜裂靷恣奔騰,
輿人錯愕驚躍冶。
自分寒酸非等倫,
遲回牽送主人者。
始知身賤物亦輕,
嗚呼世路誰相假。
一束鮮花熱淚新,
悲歌長憶譜歌人。
精神不死天難奪,
千古潮聲東海濱。
聞君話行色,今過洞中天。
坐視征帆速,還令別意牽。
重江鎖云霧,邃谷隱神仙。
不得相追逐,詩成一灑然。
臨洺關下來時路,
再策歸鞭夕照迷。
南國不聞馳露布,
北畿新見駐云旗。
地居荒漠難言守,
戰有先聲愿出奇。
安得健兒三百輩,
欃槍直掃肅潢池。
桃李用事能幾日,東風笑人雙鬢華。不須安石愁屢費,趁晴快賞洛城花。
惜花常恨日不足,無奈春歸太倉卒。窗前喚起不關渠,攲枕無眠待明發。
安得萬斛蒲萄波,一時快瀉金叵羅。眼底春光看有數,花前樂事苦無多。
千朵姚黃并魏紅,簇簇坡頭羅綺叢。更須殷勤油幕護,旁邊恐有妒花風。
空花過眼隨塵土,不如意處何須數。一春數到牡丹時,坡頭日日風和雨。
讀書不知頭白早,卻是儒冠多誤身。陸沈黃綬非吾意,慚愧東西南北人。
未知今日定何日,道是好晴難得晴。來怕春風花底散,歸愁暮雨樹頭生。
花藤肩輿繡簾簇,壽母顏紅雙鬢綠。桃李陰中五弟兄,起舞團欒歡意足。
有花堪折且須折,正愁春盡難為別。官期促我不少緩,強道千里共明月。
我輩不比少年時,陶寫政賴竹與絲。勸君莫種南塘柳,只為行人管別離。
風動簾旌響玉珂。
青衫初換曲塵羅。
日長天氣乍清和。
昨夜餞春梅子雨,
今朝送客柳枝歌。
一生贏得別愁多。
馬行燈火漸凄清,
卷里廚娘識舊京。
話到貞元朝士盡,
白頭節度不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