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馬歌
塞上長途走原野,
躡蹻趑趄愁踵踝。
事促囊空喚奈何,
倉皇借得公侯馬。
此馬飾鞴玉雕鞍,
矜寵芻糧飼大廈。
觔攣骨弱肉空肥,
鞭策未施人未跨。
況我書生體不尊,
一見驕嘶兩瞳赭。
昂首咆哮怒正兇,
屈身低轅豈甘下。
決銜裂靷恣奔騰,
輿人錯愕驚躍冶。
自分寒酸非等倫,
遲回牽送主人者。
始知身賤物亦輕,
嗚呼世路誰相假。
塞上長途走原野,
躡蹻趑趄愁踵踝。
事促囊空喚奈何,
倉皇借得公侯馬。
此馬飾鞴玉雕鞍,
矜寵芻糧飼大廈。
觔攣骨弱肉空肥,
鞭策未施人未跨。
況我書生體不尊,
一見驕嘶兩瞳赭。
昂首咆哮怒正兇,
屈身低轅豈甘下。
決銜裂靷恣奔騰,
輿人錯愕驚躍冶。
自分寒酸非等倫,
遲回牽送主人者。
始知身賤物亦輕,
嗚呼世路誰相假。
在邊塞的長途上跋涉穿越原野,穿著草鞋艱難行走,腳跟腳踝疼痛發愁。事情緊急囊中羞澀無可奈何,匆忙間借得公侯家的馬匹。這馬配備著玉飾的鞍韉和華麗馬具,平日被精心喂養住在寬敞馬廄。它筋骨疲軟徒有一身肥膘,還沒被鞭策也沒人騎乘。何況我這書生身體單薄無威嚴,馬一見我就嘶鳴不止雙眼泛紅。它昂首咆哮正發著兇性,哪肯甘心屈身低下脖頸。掙脫馬嚼和韁繩肆意奔騰,車夫驚慌得手忙腳亂。我自認為貧寒與公侯不同類,猶豫著將馬牽回送還主人。這才明白身份低賤連物品也輕視,唉,世態炎涼有誰肯相助?
躡蹻(niè jué):穿著草鞋。
趑趄(zī jū):行走困難、猶豫不前的樣子。
鞴(bèi):馬的裝備,如鞍轡之類。
觔攣(jīn luán):筋骨蜷縮疲軟。
赭(zhě):紅色,此處形容馬眼因憤怒而發紅。
決銜裂靷(jué xián liè yǐn):掙脫馬嚼子和韁繩。銜,馬嚼;靷,牽引牲口的皮帶。
輿人:車夫或趕車的人。
錯愕:驚慌、驚訝。
自分(zì fèn):自認為、自己估量。
遲回:猶豫、徘徊。
世路誰相假:世態炎涼,無人肯給予幫助。假,給予。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游歷邊塞時,因急事需長途跋涉卻困于盤纏,無奈借取公侯之馬。馬因平日嬌養難以駕馭,還馬后觸景生情,借事抒懷,反映文人在困境中對自身處境的深刻體悟。
全詩以“借馬—馴馬—還馬”為線索,通過具體事件的敘述,揭示“身賤物亦輕”的現實規律,批判世態炎涼。語言通俗,情感真切,是一首反映底層文人困境的敘事抒情詩。
匍匐歸來,平生意氣頻虛左。狂瀾虛舸。呼馬呼牛可。一氣洪鈞,鼓就祥金我。閻浮大。人天敷坐。紛碎空花墮。
歲晚風云氣不平,三年萍轉悵浮生。燈前剩有詞篇在,肯負千秋萬歲名。
未于蓮社添宗衲,已向蘭亭識道林。
回廊側。欲辨香蹤無跡。秋入蛩聲無氣力。曉風吹惻惻。蘭燼鐙窗狼藉。籬角露珠熒碧。幾點流云河漢密。夢痕來處覓。
蹈海莎芙意自堅,挑燈和淚讀遺篇。人間亦有癡于我,異域千秋一惘然。
千點落花亂春思,杜宇一聲生客愁。
溪山輸卻斜陽半。江城一例秋蟬亂。秋老獨還家。東籬菊始華。錦鱗書十二。不寄蓬瀛字。一覺我何人。潮音枕上聞。
窮冬急景豈堪論,雪后林花無一存。顧此茫茫傷永日,伴人爐火有馀溫。
狂隨柳絮有時見,舞入梨花何處尋。
漸近歸程,惺忪翻覺羈愁積。等閑輕擲。舊夢何因覓。沙岸漁燈,望里星星滅。江波白。云車駃月。浪捲千堆雪。
疏梅修竹小齋寒,隨分丹鉛歲又闌。慚愧勞生付孤注,檐珠層網結千端。
江天春晚暖風細,相逐賣花人過橋。
青山銜郭,青溪繞步,巷口夕陽斜。咽暮悲笳,倦秋疏柳,幾點掛寒鴉。歸來庭戶清如水,白發語交加。侍坐盤餐,下帷鐙火,爭忍數年華。
已似亡羊久失途,懸崖絕壁幾踟躕。情依易水悲長吻,心隔銀河夢永居。萬里胡塵傷逆旅,連城趙璧托流車。長安塵霧憑誰撥,藝海蒼茫寄劫馀。
少陵苦被詩相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