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寺丞過洪州 其四
聞君話行色,今過洞中天。
坐視征帆速,還令別意牽。
重江鎖云霧,邃谷隱神仙。
不得相追逐,詩成一灑然。
聞君話行色,今過洞中天。
坐視征帆速,還令別意牽。
重江鎖云霧,邃谷隱神仙。
不得相追逐,詩成一灑然。
聽說你談及此次行程,今日將經過這如洞天般的美景之地。我靜坐觀望著你乘坐的船帆快速前行,離別的愁緒愈發牽引心頭。重重江面上云霧繚繞,幽深的山谷仿佛隱藏著神仙蹤跡。我不能隨你一同前往,寫下這首詩,倒也覺得灑脫舒暢。
行色:行旅的情況或神色,此處指行程安排。
洞中天:指洪州地區如洞天福地般的優美景致,或暗指當地名勝。
征帆:遠行的船帆,代指友人乘坐的船只。
重江:層層疊疊的江水。
邃谷:幽深的山谷。
灑然:灑脫、舒暢的樣子。
此詩為詩人送別友人鄭寺丞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時所作。洪州自古山川靈秀,有“洞天”之譽。詩人與鄭寺丞交情深厚,因未能同行,故借詩表達不舍與對友人旅途的想象,創作時間當在二人分別之際。
全詩圍繞“送別”展開,通過對友人行程的關注、沿途景色的想象及自身無法同行的遺憾,細膩傳達離別之情。詩中景與情交融,語言質樸而意境幽遠,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贈別小詩。
一箭曾無東向發,
沙彌原本不知兵。
祭文凄絕將軍廟,
江岸回頭盡哭聲。
雁字魚函渾未寄,腸斷遼西客。金鞭微響,玉騮空鬧,聽馬蹄得得。
雨聲偏向芭蕉滴。把淚珠和墨。學寄畫崔徽,添些紅暈,怕黛朱無色。
重來門巷已全非
芳草斜陽蝶亂飛
白石欄桿憑不得
蓼花紅上酒人衣
客中相見別匆匆,
論學無由意獨濃。
賴是歲寒來有約,
不妨歸去又相逢。
碧山學士久焚魚,
愛子聲華冰玉如。
章貢煙波遲笠屐,
點蒼云氣接衣裾。
空江落木將回棹,
白發青鐙正倚閭。
高適陳登風誼古,
沙頭執手野踟躕。
丁香亭亭玉雪色,
梨花才似過寒食。
四月連陰未牡丹,
遙帷悵臥兼愁疾。
高柳黃塵百萬家,
卻于蕭寺問年華。
老懷正覺春遲好,
明日來煎谷雨茶。
羅幕垂紅護曉寒,靚妝初試佩珊珊。不知門外春多少,雨打梨花滿地殘。
霧鬢云鬟訝水仙,紫苔紋甃澀金蓮。多情只恐鴛鴦妒,行到回塘不敢前。
燈花作蕊黯銀缸,花影離披月滿窗。玉露滿天涼似水,鳳笙吹徹不成腔。
夜合風前散曉香,露華涼沁薄羅裳。自憐顏色非傾國,不敢將身擅未央。
錦屏繡帳郁金香,燭影搖紅夜有光。檐鐵戰酣風力勁,不教飛夢落高唐。
竹枝何處引羊車,盡日凝妝候翠華。燕子不來春欲暮,東風吹老碧桃花。
舞鳳飛鸞繞漢宮,湘簾羅幕影重重。佩環聲細香風暖,花底何人見玉容。
不見黃姑度絳河,九霄風露夜如何。鵲橋影淡秋無跡,腸斷天孫弄玉梭。
人與花枝競艷妝,重重珠翠綺羅香。流蘇帳小銀屏暗,坐倚熏籠欲斷腸。
浴羅蘭湯趁晚風,畫堂銀燭錦屏空。自憐薄命終黃土,不恨丹青畫未工。
照眼花枝小院春,春蔥花下蹙紅巾。玉簫吹罷瑤臺月,不是昭陽殿里人。
一庭淡月浸梨花,好景偏宜富貴家。風動珠簾香滿院,玉人相對撥琵琶。
得莫欣欣失莫悲,
古今人事若花枝。
桃紅李白薔薇紫,
問著春風總不知。
樽酒津亭別,
還城何所投。
無情是流水,
斷送到南州。
天風颯颯起銀河,但覺簾陰次第過。曾記梨花時節雨,西窗剪燭夜寒多。
明明花影畫昏黃,翠減脂輕耐晚涼。羅袖斜欹團扇薄,碧欄桿外話南唐。
晚雨逆溪上,寒云傍山飛。
白鷺去洲渚,潛魚溯灣磯。
舉頭行跡少,唯見暮樵歸。
相君有妙趣,一切不容且。紋楸誰與談,惟彼上人者。
燕坐靡天游,何必求云將。泠然契至道,廄有真乘黃。
游戲三昧手,絕代無對棋。勝負俱可喜,是中聊作癡。
簾旌風不搖,博山云自度。主人下東山,月色轉歸路。
小小試部勒,誠可銷長日。汀沙點鴉鷺,局帶山云濕。
相君有妙理,芳醪正所應。紅妝艷綺席,翠幕張華燈。
公富天人學,已收廊廟用。宿有云水債,聊寄泉石供。
搗香復篩辣,兵廚瀉芳酒。天宇澄清瀾,山中寄聲否。
紅塵舊老我,青秧新插為。寧幸田畯喜,何能屬車鴟。
誦公十妙語,便覺舒華年。意與境俱會,超凌心欲仙。
官道今來荊棘叢,煙云蕭瑟入長空。
天邊雁鶩驚零雨,城上旌旗獵曉風。
亂冢枯藤縈骨白,野田衰草吐心紅。
寒村瓦礫蓬茅屋,丁壯蕭條泣老翁。
多士趨京我亦東,
不排閶闔不南宮。
此行識得天臺彥,
誰道歸舟載月空。
遙天笙鶴萬峰青,
石廠周遭霧雨溟。
今日吳中高士少,
不愁月犯少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