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湖上春暮
蘇公堤,白公堤,十里亭臺高復低,斷橋流水西。
鷓鴣啼,杜鵑啼,樓外斜陽一酒旗,楊花不住飛。
蘇公堤,白公堤,十里亭臺高復低,斷橋流水西。
鷓鴣啼,杜鵑啼,樓外斜陽一酒旗,楊花不住飛。
西湖上有蘇公堤、白公堤,十里長堤上亭臺高低錯落,斷橋下流水向西流淌。鷓鴣聲聲啼叫,杜鵑也在啼鳴,樓外夕陽斜照,酒旗飄揚,楊花在空中不停地飛舞。
蘇公堤: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橫亙西湖南北,后人稱為蘇堤。
白公堤: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在西湖東北面筑堤,后人稱白堤。
斷橋:西湖斷橋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詞人在暮春時節游覽西湖時有感而發。西湖在唐宋時期就備受文人墨客喜愛,許多文人在此留下佳作,詞人或許也是被西湖暮春美景觸動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西湖暮春景色,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優美。它以細膩筆觸展現西湖獨特風光,在描繪西湖的詞作中有一定特色。
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來春最遲。
萬木已悲山欲瘦,一花才與水相宜。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無盡詩。
說著色香猶近俗,丹心祗許伯夷知。
溢目湖山看不足,
引清吟有此云房。
簷牙掛月橫疎影,
隙眼通風度暗香。
夜掩只疑和靖宅,
曉開爭看壽陽粧。
蘭兄礬弟休相憐,
斗室難為納眾芳。
五十三年行腳,
走遍天涯海角。
早知唐喪光陰,
悔不閉門獨活。
古松下苔石憨眠,
野溪邊筇枝倒卓。
幽鳥啼春水奏流,
湊成一曲村田樂。
禾黍秋深泣亂離
盡將歲月付于詩
天高有語云霾隔
夜半無眠神鬼知
心抱孤忠生已晚
身逢多難死應遲
自從大雅收聲后
頼有篇章續楚辭
雪嶺曾經苦
勤行七佛儀
持缽不得食
詐道不聞饑
六環錫重
無力扶持
飏下拄頤眠一覺
夢中消息許誰知
面皮刮得霜,脊梁生鐵鑄。
活弄惡機關,真本奉化子。
據南山白額落卻威,鎖冷泉清波無透路。
最無端是不近人情,把斷貫索,倒懸佛祖,四海禪流惡見渠。
任妙手僧繇,畫得全真,且無著處。
幕掛春煙,簟鋪秋水。
高枕橫眠,鼻雷聒耳。
爍石流金總不知,何須殿閣薰風至。
又誰管九十日種粟燒畬,說什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個無慚愧,閻羅王倒退三千里。
大智洞明,十方虛徹。
玄樞妙轉,千圣迷蹤。
直饒透箐眼明,截流機峻。
須知更有向上一路在,這里見得徹去,方知東山五祖老凍膿。
水洗硬石頭,
浪打枯楊樹。
浄智裝嚴功德聚。
雖然脫體無塵,
未是透法身句。
如何是透法身句,
只有湖水無行路。
一來生萬感,動是兩番春。
俗樸少燈火,年豐多醉人。
遠鄉猶有舊,明月只如新。
無奈梅花落,相看老樹身。
大地人求巧,子獨全其拙。吃飯倒把匙,刺眼翻著襪。只知困守株,不愁飛辯月。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團鐵。
抱璞尋??錘,巧手難施設。朅來就拙玲瓏陰,氈拍板合無弦琴。摘楊黃花嗑然笑,樵童牧豎皆知音。
豈不見棱道者,破七蒲團無縫罅。鬼窟翻身呼大差,卷起簾來見天下。
又不見隆藏主,此是吾家睡虎子。氣肅西風牙爪露,千林掃跡無狐兔。
須知巧自拙中出,巧拙到頭無處覓。無尋覓處知端的,急來與汝粗拳吃。
一屋中含萬象光,
掩關獨坐類龜藏。
梧桐弄月思康節,
楓柞吟秋憶履常。
事到中年心更懶,
人從多難識應長。
幾回夢覺南窗下,
聞得鄰家煮稻香。
西江郡以梅花重,無愧梅花有此翁。
學到靜邊皆實地,仁常熟處更春風。
吏看判筆如神異,民擬生祠與佛同。
愿為八荒開壽域,歡聲何但鯉城中。
當年不合棄金輪,忍凍吞饑度六春。
又被毛頭星換眼,至今苦屈未能伸。
瑞巖不孝,尚有慈心。
燒塊木頭修薄供,且圖溫飽過,切忌賺他人。
乳竇家私,寸無可取。分明徹骨貧,剛道薰天富。
綱宗委地,力要匡扶。大廈傾頹,直須撐拄。
不學老楊岐,破屋雪真珠,縮項暗嗟吁。不學大愚芝,脫粟淡黃虀,不吃從君去。
千圣頭邊露一機,靈蹤不在猨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