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一來生萬感,動是兩番春。
俗樸少燈火,年豐多醉人。
遠鄉猶有舊,明月只如新。
無奈梅花落,相看老樹身。
一來生萬感,動是兩番春。
俗樸少燈火,年豐多醉人。
遠鄉猶有舊,明月只如新。
無奈梅花落,相看老樹身。
來到此處引發萬千感慨,轉眼間已過兩個春天。風俗質樸少有元宵燈火,年景豐登處處可見醉顏。遠方的故鄉仍保留著舊貌,天上的明月卻依舊似新顏。無奈梅花已紛紛飄落,只能與蒼老的樹身相對無言。
元夕: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動是:動輒,轉眼間。
俗樸:風俗質樸,不尚浮華。
年豐:年景豐收。
猶有舊:仍保留舊日模樣。
無奈:對梅花飄落的惋惜之語。
老樹身:蒼老的樹干,或暗含自喻衰老之意。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客居他鄉的元宵節。時逢豐收之年,鄉俗質樸無華,作者面對熟悉的舊景與常新的明月,觸景生情,由梅花飄落聯想到自身衰老,感慨時光易逝、歸鄉無期。
全詩以元夕為背景,通過鄉俗、明月、落梅等意象,勾勒出質樸而蒼涼的畫面,含蓄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懷、思鄉之情及孤寂心境,語言平實卻情感深沉,體現了小中見大的詩歌特色。
霜蹄驚再蹶,綠鬢忽華顛。國子諸生集,膏肓二豎纏。死生人有命,京洛客無氈。歸骨知何日?思君苦淚懸。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江湖多薄惡,兵甲更縱橫。失意青云遠,思親白發生。畏途宜得友,隨寓莫兼程。堂上思君切,持身勿自輕。文章追古作,揮灑與時新。可惜當衰運,何由識偉人?心堅無遠道,孝感有神明。華屋斑衣酒,懸知笑語生。
萬里西風桂子秋,梯空誰向廣寒游。曾將姓字通仙籍,敢望恩榮賜狀頭。金粟妝成涼月滿,麝臍香透晚云浮。一枝折贈蓬萊客,好約嫦娥共勸酬。
時不見人雙鳥語,偶能得客一湖驚。青山水底伸頭出,雜木生如亂發生。
禪齋名澹泊,自可寄閒身。席上塵都積,門前草自春。寒衣縫野槲,曉飯煮江莼。不動區中念,端為世外人。
醒邀劍客醉留髡,靈鷲飛來不見痕。月色含煙凝碧水,松風帶雨濕黃昏。一時花解眾香國,幾度佛教孤獨園。話別溪橋逢契闊,三生石上已忘言。
古道休談陳與雷,高情今也惜非才。風塵嶺表心應念,云樹江東首重回。奏凱只須閒里聽,流光何惜暗中催。丈夫有志輕離別,常笑曹公賦七哀。
菊花開日是重陽,坡翁妙語不可當。我云但得花之趣,何必秋來菊有黃。神仙中人壽且康,老年見客才下堂。幅巾飄飄映華發,導我直過東籬傍。庵居春風定先到,已見菊苗三寸長。浩歌淵明飲酒章,悠然依舊虞山蒼。素琴無弦舊有例,當春賞菊嗟何妨。封題一笑報蘇子,為我轉致陶柴桑。
呼舟特地度西湖,欲訪山中幽子居。山色湖光渾似舊,人間萬事有乘除。羽衣引我度松關,借得湖山一眼看。去棹來橈皆物役,個中惟有白鷗閒。花驄油壁隱輕雷,消卻冰山不復來。墳土未乾為餒鬼,園花雖好為誰開。鼎新堂殿郁嵯峨,中有方袍千指多。未審雪山黃面老,樹邊一宿意如何。
書生裘褐自無兼,雪意連旬未解嚴。天上爛開群玉府,人間那有卻寒簾。檐棲白鳳遙分勢,闕映蒼龍已沒尖。能賦只應輸子建,百篇信口不停占。
徐娘雖老風流在,學得啼眉時世妝。只有于潛舊家女,但攜篷沓嫁新郎。
軟甃琉璃地,生揉翡翠幃。莫教星月入,玉鏡點金徽。
豺狼當路立,分手遠漫漫。此地病中別,何人意外看。柳邊蓮舸系,花下葛衣單。好覓揚州夢,愁緣酒力寬。
王子緱山載碧笙,遠隨丹詔覲神京。秩宗祀典虞書在,封禪壇泬漢畤平。玉笥云連龍虎氣,金陵天近鳳凰城。祝官拜望承恩早,小朵樓西散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