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 一
漢制榮車服,
周詩美肅雍。
禮尊同姓主,
恩錫大名封。
外館留圖史,
陰堂閉德容。
睿詞悲薤露,
千古仰芳蹤。
漢制榮車服,
周詩美肅雍。
禮尊同姓主,
恩錫大名封。
外館留圖史,
陰堂閉德容。
睿詞悲薤露,
千古仰芳蹤。
漢代制度以車服為榮耀,周朝詩歌贊美莊重溫和的儀態。禮儀尊崇同姓的公主,皇恩賜予尊貴的封名。外嫁的館舍留下她的圖籍史書,墓室永遠閉合了她的美德容儀。皇帝的挽詞如《薤露》般悲切,千年以來人們都敬仰她的美好蹤跡。
榮車服:以車服為榮耀,車服指貴族的車馬服飾,此處代指公主的儀仗規格。
肅雍:莊重溫和,出自《詩經·周頌·有瞽》'肅雍和鳴',形容禮儀得體。
同姓主:與皇帝同姓的公主,唐代公主多為皇族,故云。
外館:公主出嫁后的居所,《禮記》載'嫁女于諸侯,必使同姓諸侯主之',故稱外館。
陰堂:指墓室,因墓室幽暗得名,此處指公主安葬之處。
薤露:古挽歌名,《樂府詩集》載為送葬之曲,此處代指皇帝撰寫的哀悼詩文。
芳蹤:美好的蹤跡,喻指公主的品德與生平事跡。
此詩為唐代悼念魏國憲穆公主的挽歌。唐代公主去世后,常由文人撰寫挽歌詞以表追思。魏國憲穆公主當為皇室貴胄,生前享有尊榮('禮尊同姓主,恩錫大名封'),詩中'外館留圖史'或指其嫁后仍有才德記載。具體創作時間或因史料缺失未詳,但當為公主逝后,作者奉命或自發所作,以彰其德、寄哀思。
全詩以典實鋪陳公主的尊榮(漢制、周詩),以意象傳遞哀情(陰堂、薤露),既頌其生前之貴,又悼身后之思,語言典雅,結構謹嚴,是唐代宮廷挽歌的典型代表,體現了對皇室女性成員品德與地位的禮贊。
有山??兮有水潺湲
王孫獨往兮春草經年
溪路獨行兮到時何處?
漁父相見兮水上天邊
犬吠前村兮極浦
回風入林兮微月映戶
白石磷磷兮曲(小川氏疑為“迸”字)水泥(疑)衣
哀猿啾啾兮空山半雨
谷口蒼茫兮天陰
人間離別兮年月深
花迷流水不知處
心憶君家難得(小川氏定為“后”)尋
太微星斗拱瓊宮,
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
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
金翠佳蓮蕊鬬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
紫清仙鶴認巢來。
四大本無情,清虛無色聲。達人悟空理,知法本無生。
諸佛常現前,妙德亦同行。無無無障礙,心牛不肯耕。
從根誅則絕,
從根修則滅。
若能雙株斷,
三乘盡超越。
此非凡夫言,
妙吉分明說。
如來所療治,
一差不復發。
時人見余守孤寂,為言一生無所益。余則閑吟孤寂章,始知光陰不虛擲。不棄光陰須努力,此言雖說人不識。識者同為一路行,豈可顛墜緣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邊,只為終朝盡眾喧。眾喧不覺無涯際,哀哉真實不虛傳。傳之響之只不聞,猶如燈燭合盂盆。共知總有光明在,看時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覺一生了,斯類塵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鉤魚,何異空中蕩羅鳥。此患由來實是長,四維上下遠茫茫。倏忽之間迷病死,塵勞難脫哭愴愴。
愴愴哀怨終無益,只為將身居痛室。到此之時悔何及,云泥未可訪孤寂。孤寂宇宙窮為良,長吟高臥一閑堂。不慮寒風吹落葉,豈愁霜草遍遭霜。但看松竹歲寒心,四時不變流清音。春夏暫為群木暎,秋冬方見郁高林。故知世相有剛柔,何必將心清濁流。
二時麁糖隨緣過,一身遮莫布毛裘。隨風逐浪住東西,豈愁地迮與天低(此字原寫作“{伭右上為一}”)。時人未解將為錯,余則了然自不迷。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此個真珠若采得,豈同樵夫負黃金。黃金烹練轉為真(《宗鏡錄》卷二十引作“新”),明(同前書作“此”)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宗鏡錄》作“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
塵滴存乎未免{僭右下為心},莫棄這邊留那邊。直似長空搜鳥跡,始得玄中又更玄。舉一例諸足可知,何用諵諵說引詞。只見餓夫來取飽,未聞漿逐渴人死。多人說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詐頭明。三寸利刀開曠路,萬株榛棘擁身生。塵滓茫茫都不知,空將辯口瀉玄微。此物那堪為大用,千生萬刦作貧兒。
聊書孤寂事還深,鐘期能聽[伯](白)牙琴。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貴名為孤寂吟。
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寫儀容得艷姿。
為徽持此寄敬中,以死報郎為終始。
(以上見《綠窗新話》卷上)
(按:《全唐詩》卷四二三收以上二節,有缺誤,又誤連作一首,今重錄。)
直望漢江三百里,
一條如線下洋州。
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天下金衣侶,
還能貺草萊。
風流晉王謝,
言語漢鄒枚。
公等久安在,
今絕何處來?
山禽正嘈雜,
慰我日徘徊。
(嚴維謝良弼〖謝良輔之昆仲,曾任中書舍人。據顧況《禮部員外郎陶氏集序》〗裴晃〖不詳〗呂渭鄭槩陳允初庾骙〖不詳〗賈肅〖不詳〗)
喜從林下會,還憶府中賢。(嚴維)
石門云路里,花宮玉笥前。(謝良弼)
日移侵岸竹,溪引出山泉。(裴晃)
猨飲無人處,琴聽淺溜邊。(呂渭)
黃粱誰共飯,香茗憶同煎。(鄭槩)
暫與真僧對,遙知靜者便。(允初)
清言皆亹亹,佳句又翩翩。(庾骙)
竟日懷君子,沉吟對暮天。(賈肅)
空門有路不知處,
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
迄至如今醉未醒。
欲知春與夏,仲[呂](侶)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苽自合生。
簾(一作“簇”)蠶呈蠒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云峰好,徐徐帶雨行。
中人樂寂靜,
下士好威儀。
菩薩心無礙,
同凡凡不知。
佛是無相體,
何須有相持。
但令心了事,
遮莫外人疑。
如人渴飲水,
冷暖心自知。
官屈須推命,時危莫厭貧。
城樓近江水,潮退看垂輪。
(《千唐志齋藏志》九八三頁崔恕撰《唐故登仕郎常州司士參軍襲武城縣開國伯崔府君墓志銘》引。此則承陶先生告知。)
泓然一缶水,
下與?堂接。
青菰八九枝,
圓荷四五葉。
動搖香風至,
顧盼野心愜。
行可采芙蓉,
長江詎云涉。